您当前的位置:政策文件>政策咨询问答库
退耕还林地允许间作。在不破坏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允许间种豆类等矮杆作物,发展林下经济,以耕促抚、以耕促管。
按照《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意见》(渝府办发〔 2015 〕 10 号)规定,补助现金1200 元/亩,5年内分3次下达到区县人民政府,直补兑现到退耕还林户,第 1 年 500 元、第 3 年 300 元、第 5 年 400 元。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以前城市总是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区建设,现在地势比较低的地区也进行了规划和建设,同时,城市朝立体方向不断发展,因此易发生城市内涝的区域也不断增加。城市的易涝点通常位于城市低洼地区,也有一些地势较高区域由于排水不畅导致积水形成易涝点。一般,城市内涝易发区域有:城区低洼地区、下凹式立交桥、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商场与车库等地下空间、危旧房与地下室以及在建工地等。
由雨水在城市中的旅行过程,我们很容易就想到一个问题;如果降雨不及时排出怎么办?是的,如果降雨超过城市排水能力会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这种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内涝。
在山区由于暴雨、冰雪强烈消融或冰湖溃决,使山谷中积存的松散岩土体向下游开阔地倾泻的一种突发性洪流,又称山洪泥流。泥石流中固体物质的体积含量一般超过15%,最多可达70%~80%,是碎屑与水组成的高容重两相混合流体。泥石流具有爆发突然,历时短暂,冲击力大等特点,往往直接危害着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①根据泥石流形成的诱发原因,可分为冰川型泥石流,暴雨型泥石流,融雪型泥石流,暴雨—融雪型泥石流,地震型泥石流,火山喷发型泥石流。②根据泥石流的物质结构与流态特征,又可分为紊流性泥石流(稀性泥石流)和层流性泥石流(粘性泥石流)。前者主要由水与沙、碎石和砾石所组成,粘土成分少,水起搬运介质作用,固体物质含量与容重比后者少而低;后者水与固体物质混为一个整体,作等速流动,大石块在泥浆中呈悬浮状态。③从地貌形态上泥石流又可分为河谷型泥石流和山坡型泥石流。④根据泥石流汇水面积的大小分为大(大于10千平方米)、中(1~10千平方米)、小(小于1千平方米)型泥石流。
一是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受暴雨的影响,因此山洪灾害的发生与暴雨的发生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我国的暴雨主要集中在5—9月,因而我国的山洪灾害也主要集中在5—9月,尤其是6—8月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二是来势迅猛,成灾快。山丘区因山高谷深,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水流,且汇集快、流速大,降雨后很短时间就会形成灾害,预警预报难度大。三是破坏性大,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随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经常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桥梁倒塌、耕地冲淹、房倒人亡的悲剧。四是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山洪主要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和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区的山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水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及伴随发生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及环境资源破坏等。
长江、嘉陵江、黑水滩河、后河、平滩河、朝阳河、华蓥中兴河、大湾河、温塘河、大洪河。
洪水风险图是融合地理、社会经济、洪水特征信息,通过资料调查、洪水计算和成果整理,以地图形式直观反映某一地区发生洪水后可能淹没的范围和水深,用以分析和预评估不同量级洪水可能造成的风险和危害的工具。
根据防洪标准设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当水位达到或接近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全面紧急状态,堤防临水时间已长,堤身土体可能达饱和状态,随时都有出险的可能。这时,防汛部门要密切巡查,全力以赴,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保护堤防安全,并对于可能超过保证水位的拟定是以堤防规划设计和河流曾经出现的最高水位为依据,考虑上下游关系、干支流关系以及保护区的重要性定制的,并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