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政策文件>政策咨询问答库
我区将以不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不断完善现代化质量治理体系、提升质量监管效能、打造渝北质量品牌高地和优化质量发展环境5个方面工作为抓手,推动质量强区建设顺利实施,同时也将完善组织领导、工作推进、常态服务和考核激励机制,强化政策扶持,优化营商环境6项工作作为组织保障。
《方案》主要针对我区产业、产品、服务、工程建筑和教育科技五大方面推动质量强区建设。
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深层制约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持续增强。《方案》着眼发展现实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注重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兼顾当前和长远,筑台子、立柱子、搭架子,对我区质量事业发展进行整体谋划,对统筹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全面提升我区质量总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答: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应当遵循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统筹规范、突出重点、公开透明、注重绩效、跟踪监督的原则,相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共同管理。
答: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包括但不限于:支持企业壮大规模、鼓励企业创先争优等;
(二)进一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面提升产业能级水平。包括但不限于:传统产业技改扩能、智能化改造、绿色制造、转型升级发展等;
(三)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做优,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促进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双向链接,持续厚植产业生成能力;
(四)支持做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相关的基础性保障,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增效、开拓市场,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建设、重要展会、贷款贴息等其他方面工作;
(五)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六)其他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以及落实有关政策等。
每年重点支持方向可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以及年度预算情况,结合我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际,适时进行优化调整。
答:不同支持范围的补助金额不同。补助类按照总投资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助,奖励类为固定金额,具体详见每年出台的《渝北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通知》。
答:专项资金原则上一年申报一次,以区财政局预算下达为准。具体时间见《渝北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申报通知》。
答:专项资金原则上采取一次性事后奖励补助的拨付方式在次年拨付,同一项目在同一年度内只安排一次资金支持。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答:根据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免征社会保障卡新制卡工本费的通知》渝财综〔2008〕58号文件核准,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免征 “社会保障卡新制卡工本费”,保留补(换)卡收费,根据渝价〔2008〕313号文核准,因丢失、损坏等原因要求补发社会保障卡工本费标准为每卡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