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政策文件>政策咨询问答库
主要指经常发生旱灾的区域(本方案以我市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旱情的2022年、打破自1961年以来特重高温天气持续时间最长记录的2024年发生农村饮水干旱缺水涉及的镇、村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易旱区域)。
由于降水量显著低于正常水平(本方案主要参考近20年的农村地区降水量),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年份。
以县域为单元,由专业化供水机构实施县域或片区农村供水工程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服务。
本行动方案所称的重点水源工程包括小(2)型及以上水库和年引提(调)水能力10万立方米以上的引提(调)水工程。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实施城乡供水资源整合,对城市和农村供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实现城乡供水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包含城市水厂、农村规模化水厂、规范化小型供水工程。
为确保区划调整后的管理要求有效落实,渝北区将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考核机制: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纳入相关部门和镇街的绩效考核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
2、加强监测与信息公开:定期对各类水功能区的水质进行监测,并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向社会公开水质状况和管理成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3、强化执法监管: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将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破坏水生态等违法行为。
4、鼓励公众参与:公众可以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渠道,举报身边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对水功能区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根据《水功能区划分标准》(GB/T 50594-2010),同一水体兼有多种功能时,按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开发利用现状及经济社会需求,考虑各功能对水量水质的要求,经功能重要性排序,确定的首位功能即为该水域的主导功能。在本次区划中,后河、温塘河等河流的饮用水源段均优先保障饮用水功能,其他段落在满足主导功能前提下兼顾其它用途,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并重。
市民将主要感受到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变化:
1、饮用水更安全:明确划定饮用水源区并强化保护,保障自来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
2、亲水环境更优美:多个河段被划为景观娱乐用水区,政府将加强水质管理和生态修复,提升河流景观品质,更适合休闲游览;
3、农村环境改善:通过推进农业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减少污染入河,改善乡村水环境;
4、环境风险更低:建立环境风险防控机制,降低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概率,保障公共用水安全。
本次调整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适应渝北区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保护新要求。原2011年版区划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需求。通过科学调整水功能区划,可更精准地划定不同水域功能,保障饮用水安全、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支撑渝北区建设先进制造业核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科技教育强区的战略目标。
问:危险化学品事故可划分为几级?
答:按照严重性和受影响程度,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问:响应等级如何划分?
答:响应级别由高到低划分为4个级别,分别用一、二、三、四级。
问:事故处置措施有哪些?
答: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组织相关人员控制危险源、搜救被困人员、疏散群众、救治伤员、引导舆论、维护稳定。
问:事发地和单位如何响应《预案》?
答:事发单位要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队伍和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威胁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向事发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