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其他公文

    • [ 索引号 ]
    • 115001127339603402/2022-00023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商〔2022〕46号 
    • [ 主题分类 ]
    • 商贸、海关、旅游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商务委 
    • [ 生成日期 ]
    • 2022-03-25 
    • [ 发布日期 ]
    • 2022-03-25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渝北区商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渝北商〔2022〕46号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印发《2022年渝北区商务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区属各国有公司,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2022年渝北区商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2022年3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渝北区商务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商务“十四五”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区商务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渝北“四个大区”发展定位和“5+3+1”现代服务业体系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商务经济发展,全力做好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各项工作,持续激发商务经济发展动力,推动内外贸易持续恢复、稳中提质,在全市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努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务经济发展的标杆城区。主要发展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2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平稳。

一、强化创新引领,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统筹内陆开放空中门户建设。协调推动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口岸、开放主体、开放环境建设,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协同推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完善“1+4”运行工作机制,力争出台枢纽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统一规划和支持航空货运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建设统一的航空物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招引一批货运航空公司、龙头货代公司等,进一步促进“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效应释放。全面对接实施RCEP协议,用好RCEP关税减免及原产地规则,扩大汽车、摩托车等优势产品出口和特色产品进口。对接RCEP相关标准,引导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RCEP成员国来渝北增资投资。

(二)推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区。抢抓全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机遇,突出渝北特色,找准契合点,制定出台渝北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市场主体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坚持目标导向,积极参加试点示范,对标基础性条件好、国际化水平高、消费繁荣度高、政策引领性强等指标要求,积极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区”试点。强化政策支持,全面贯彻落实全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3条政策,整合招商、文旅等相关区级政策条款,配套出台渝北政策措施。加强渝北整体营销,宣传展示渝北消费魅力,打响渝北城市名片。

(三)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改革创新。围绕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创新金融服务、事中事后监管四大领域,持续深化“首创性、差别化”探索,全力推进制度创新实践。积极配合市级开展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工作评价,落实支持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及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措施。积极参与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支持高竹新区申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深入推进“一本报告管全域”改革试点更深更广运用,支持更多企业用好改革试点成果。强化自贸试验区产业集聚,引进高水平市场主体,增强产业聚集和协调效应。

(四)拓展中新合作深度广度。加快推进中新(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用好用活中新数据通道,招引一批引领性项目,加强与新加坡媒体通信资讯局等机构交流合作,孵化引进一批创新型成长性项目。积极参与整合空港国际商贸物流园、木耳航空物流园、中新航空产业园航空物流片区、重庆机场航空物流园区等资源,共同打造中新(重庆)国际航空物流产业示范区。

(五)积极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围绕全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聚焦科技、数据、金融、健康医疗、教育、商贸文旅、人才7大行业领域,项目化、清单化、动态化推进涉及我区70项试点任务落地。探索推动制度创新及经验总结,力争形成3条以上制度创新成果或典型案例。积极组织开展示范区、示范园、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突出典型带动、示范引领。围绕重点发展产业及市场需求,加大项目策划和引进力度,支持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创建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支持区内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与德国等国际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积极争取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项目落地。根据全市首批重点项目清单,全力推动我区两江国际商务中心、中新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重点项目,集聚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积极探索数据领域开放。

二、提振市场活力,培育壮大消费增长新动能

(六)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围绕“一心一廊两圈”产业发展布局,升级消费载体,创新消费模式,拓展消费空间。支持两江国际商务中心加快建设,推动合景悠方10月份开业运营,举办具有“国际范儿”的休闲节、购物节,积极引导商务楼宇招引布局新兴金融、服务贸易、专业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总部企业。支持临空消费走廊建设,推动T23时装小镇“五一节”开街运营,西南国际汽贸城建成汇集汽贸广场(一期)、广汽商贸汽车城等项目6个,开业运营福特、日产、哈弗等汽车4S店10个,打造个性化消费目的地。推动两大商圈扩容提质,支持新光天地引入国际名品,支持森活大融城加快建设。

(七)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提升传统消费能级,扩大二手车流通,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促销,促进汽车梯次消费、循环消费。积极参与全市消费促进活动,鼓励大型商贸企业“走出去”参展促销,支持商圈、商超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把握四季消费热点,组织举办贯通全年的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办好中央公园商圈国际休闲消费季、海鲜节、一带一路进口商品展等,支持各镇办好“五花”节、丰收节等特色节会活动,以“小节会”拉动大消费。

(八)大力发展特色消费。大力发展特色街区,改造提升“重庆小曼谷”紫薇路,通过外部环境形象改造提升、完善休闲时尚业态布局等,进一步提升紫薇路商业街区知名度、美誉度。深入挖掘区内老旧工业厂房、仓储用房、服装车间等历史文化和时代价值,力争打造一批商旅文融合的特色街区,提升渝北商业个性品质。依托航线和轨道资源优势,引导西南国际汽贸城、国盛IEC等企业充分利用楼顶资源,打造特色“屋顶经济”和“花园经济”等消费新场景。积极引导发展“四首经济”,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开设全球性、全国性和区域性品牌首店、旗舰店、连锁店。集聚发展“五夜经济”,举办“不夜渝北生活节”,打造中央公园“公园之夜”消费品牌

(九)促进品牌品质消费。推动餐饮服务提质升级,鼓励餐饮企业丰富提升菜品、提高服务水平、创新经营模式。鼓励品牌餐饮企业连锁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加快餐饮企业数字化赋能。深入挖掘传统烹饪技艺,加强对渝北传统美食的宣传推广,打造特色品牌,支持打造渝北美食地标、美食品牌,创建一批绿色商场、绿色饭店、钻级酒家,打造舌尖上的文化名片。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支持老字号传承和创新传统技艺,推出更多富含时尚元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组织开展品牌商品产销对接活动,引导特色品牌进街区、进商超、进平台,促进品牌消费。联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举办系列美食节活动、老字号推介活动等,营造老字号消费氛围,打造餐饮消费新热点。

(十)健全区域商业体系。以商圈、大型商业综合体为重点,开展商业体系建设专题调研,出台提质发展指导意见,推动商圈、商场、商业连片打造、差异化发展。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市民消费的“硬设施”“软环境”,健全社区商业配套设施,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引导品牌连锁商超、旗舰店等到镇村布局开店,支持改造升级镇级商业网点、村级便民商店等,持续推动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完善区镇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发展共同配送,促进流通降本增效。

(十一)加快数字商务发展。用好“御临风物”品牌和御临风物馆,加大宣传推介,提高集采能力,引导更多“渝北产”“渝北造”上线入馆。扶持高成长性、区域总部型电商企业发展,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支持载禾农业、乡果聚等本土企业发展,鼓励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依托电商直播基地、农村电商企业等,加大电商人才培训,培养一支懂电商业务、会经营网店、能带头致富的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加快实体商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智慧商场、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数字化场景。

(十二)提质发展会展经济。做大会展规模,支持悦来国博中心积极举办智博会、西洽会、摩博会等大型展会,争取承办全球性航空展会等世界级、国家级展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品牌。立足我区产业优势,加强与悦来国博中心联合引展办展,积极承接或举办分会场、室外展等。集聚会展人流,进一步完善空港新城片区会展功能配套设施,培育食宿、购物、商务、休闲、娱乐全产业链,提高消费承接能力,构建泛中央公园商务会展大区。优化会展生态,大力招引国内外优质会展资源,完善会展业各方面要素保障,逐步构建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会展产业生态圈。2022年会展直接收入实现24亿元,拉动消费超过200亿元。

三、坚持内外融合,促进对外经贸全面发展

(十三)推动外贸稳量提质。做强一般贸易,提升汽车、摩托车、通机等优势产品出口规模,提升“渝北制造”在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影响力。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临空国际贸易示范园、总部贸易基地等发展,招引一批总部贸易、转口贸易等外贸新业态企业入驻。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推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特色农产品等发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加大对外贸企业出口信保、开拓国际市场等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区内重点外贸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帮助企业拓订单、保市场、稳原料。做优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消费电子类),逐步完善信息、营销、品牌、质量、技术、标准等配套服务链,推动智能终端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支持新加坡保税航材项目尽快落地实施,支持华夏航空飞机维修业务做大做强,形成外贸新的增长点。

(十四)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推动适用于渝北的68项措施落地见效。立足渝北产业基础,支持发展比较优势和特色服务贸易,稳定拓展传统服务贸易,加大新兴服务贸易培育力度,大力发展“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保税+维修”等贸易新业态。积极参加服贸会、上交会等平台开展贸易促进,推动全区服务贸易实现正增长。拓展服务外包业务领域,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外包业务比重,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达到1.4亿美元以上。

(十五)加大外资引进力度。进一步健全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用好“行政服务管家”“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持续开展“三送一访”活动,创新外商服务方式,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调整优化外资招商考核方式,将项目引进数量、实际到位外资、FDI占比等同步考核,强化部门公司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扩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利用外资规模,促进在区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努力确保FDI全年正增长。依托西洽会、智博会和进博会等招商平台,加强招商推介和项目招引,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区。

(十六)推进内外贸一体化。鼓励引导连锁超市、便利店、电商平台销售“三同(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更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鼓励内外贸资源整合,积极搭建内外贸一体化平台,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引导和支持内贸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推动优势产业品牌企业通过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渝新欧)、海外仓、境外展会等渠道开拓国际市场。扶持培育内外融合主体和平台,培育一批贯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内外贸一体化龙头企业。

四、强化行业管理,不断提高商务治理能力

(十七)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高度重视、高度警惕、高度负责,毫不松懈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坚持平急结合、协调联动,全面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水平。落地落细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酒店、餐馆、批发市场、加油站、会展等场所常态化防疫措施,健全疫情指导检查机制,常态化督促落实。强化进口非冷链货物检测和消毒措施,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十八)抓好市场保供稳价。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生活必需品保供、市场监测体系,落实重点保供企业,优化生活必需品应急投放网点布局。完成猪肉等重点商品区级储备任务,完善联保联供机制,强化生活物资保供产业链联动,全力保障重要生活物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全面掌握市场供求动态,及时发布监测信息,高效应对市场异常波动。加大货源组织力度,指导重点保供企业做好物资储备、调节及供应,保障节日期间物资供应稳定、储备充足。

(十九)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加强商务领域安全基础建设,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成品油非法经营违法行为,防控安全生产事故。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加强商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规范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度和流程。提升商业预付卡动态管理水平,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和垃圾分类“两网融合”,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健全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强化分析研判,保持商贸企业发展活力。抓好商贸企业上限入统,分类支持引导“个转企”“微升小”“小升规”。

五、扛起政治责任,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十)加强政治能力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涵养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十一)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推进“以案四说”“以案四改”,加强廉政风险排查整治,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强商务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健全分析研判、应急处置机制。提升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意识和化解能力,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和导控。充分运用媒体融合宣传,讲好商务故事,传播商务好声音,不断提高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效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严管厚爱,加强正向激励,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健全完善商务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兑付、验收等流程,严格程序、堵塞漏洞。

(二十二)优化商务领域营商环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各项要求及措施在商务领域落地落实。调整优化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助推商贸企业发展。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优化审批备案流程,精简办事程序。拓展服务企业发展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持续在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程序等重点环节上自查自纠,推动改进干部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扫清影响“亲”“清”政商关系的障碍,推动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