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009315949D/2024-00117
- [ 发文字号 ]
- 渝北民〔2024〕47号
-
- [ 主题分类 ]
- 民政、乡村振兴、救灾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民政局
-
- [ 生成日期 ]
- 2024-05-14
- [ 发布日期 ]
- 2024-05-17
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01号提案的复函
民建区委会:
贵委在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渝北区农村养老服务与银发经济发展的建议》(第201(主)号)已收悉。感谢贵委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单位领导非常重视,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现回复如下:
一、关于提升组织领导,各级力量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是政策支持。为了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可持续、规范化发展,2023年市民政局草拟《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我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敬老院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北区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渝北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工作推广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对农村敬老院、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村级互助养老点的运营管理、服务质量进行规范。二是资金支持。依托现有敬老院建设养老服务中心的,在市级奖补资金 100万元/个的基础上,按照不超过 100万元/个的标准进行区级补助。对敬老院升级改造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资金支持。村级互助养老点建设按照平均 2万元/个的标准由各镇根据实际情况统筹使用。给予养老服务站最高不超过8万元/个/年的运营补助资金。2022年和2023年分别给予各镇6.5万元和10万元的补助资金实施农村互助养老。2024年我们将继续争取财政资金用于发展农村养老服务。
二、关于以点带面布局,养老资源统筹规划的建议
目前茨竹镇、洛碛镇、木耳镇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实行公建民营,并推行中心带院(敬老院)、站(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村级互助养老点)运营模式,整合了资源,消除了服务壁垒,推动了辖区内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同时各级养老服务设施协助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老人提供健康体检、健康咨询、保健知识讲解等医疗服务。下一步,我区将鼓励其他各镇借鉴经验,因地制宜探索可行模式,实现各镇敬老院、中心、站、点资源共享、服务互通,推动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关于盘活闲置资源,加强养老阵地建设的建议
投入资金3500万元,改造提升农村敬老院20家(含镇养老服务中心);计划投资4500万元建设统景特困人员供养服务中心(建设中);投入277万元建成101个村级互助养老点,其中78个在村办公阵地内设置、11个独立选址建成,7个在农户大院设置、3个利用闲置敬老院、村办公阵地、卫生室设置,2个在村文化室合并设置。设置100余个分点,多数选设在号召力强、乐于助人的老党员、组长(社长)等老年人家中,助力了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同时,区农业农村委将利用闲置农宅打造休闲养老院落,打造“乡居民宿+休闲养老”新产业,积极探索将闲置农宅统一承租给合作社管理,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开发,形成“农民出房、合作社入股、公司经营、政府服务”的新模式。
四、关于提高领导水平,打造养老专干队伍的建议
为解决好农村养老服务“有人亲自抓、有人做事”的问题,我们通过政府+专兼职养老专干+社工充实农村养老服务队伍。目前,一是各镇村现设有兼职养老专干,主要由村干部担任,主要负责村养老工作,对接镇政府、社工组织,推动本村互助养老各项工作落实。在此基础上,各村要培育和完善互助养老服务队,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对本村老人开展老年人切实需要的养老服务。二是建立互助养老积分制度,鼓励各村党员、干部、低龄健康老人,社会爱心人士等作为志愿者为农村老人提供爱心助剪、探访关爱等服务,提供服务后进行积分奖励。进一步探索利用村干部、村民的车辆作为后援备用车为老年人提供紧急就医、代购代买等服务。借鉴茨竹镇将互助养老积分制度与社会治理积分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推广落实农村互助养老。三是依托镇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建设11个镇老年大学分校。根据老年人需求设置智能手机、短视频教学班,同时驻镇社工等在老年人集体活动时也加入智能设备教学等活动内容,力图消除“数字鸿沟”。
五、关于链接社会资源、搭建更多援助渠道的建议
在区慈善会统筹下,试点探索成立“社区慈善阳光基金”,目前共成立17家,计划今年底实现镇街全覆盖,2025年达到25家。通过吸纳99公益日等项目捐款和日常项目捐款充实镇街慈善会阳光基金,重点用于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关爱保护和社区治理等领域。
六、关于强化基础设施,推广智能养老产品的建议
我局将会同农业农村委利用职能职责,推动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向农村延伸覆盖、缩小城乡差距。区农业农村委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通过危旧房改造和院落环境整治对老年人居家室内空间的基础设施、家电家装、辅助设备进行调整或修造。我局对800余户农村老年人实施适老化改造,为老人生活出行提供便利;对260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安装红外、门磁、紧急呼叫等居家安全监测设备,实施居家安全监测。今年,我局还积极向市福彩中心申请重庆福彩‘点亮乡村’太阳能路灯公益项目,在茨竹镇方家沟村增设太阳能路灯50盏,方便老年群众夜间出行。
再次感谢贵委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
2023年5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