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 索引号 ]
    • 11500112009315949D/2025-00102 
    • [ 发文字号 ]
    • 渝北民〔2025〕47号 
    • [ 主题分类 ]
    • 民政、乡村振兴、救灾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民政局 
    • [ 生成日期 ]
    • 2025-05-07 
    • [ 发布日期 ]
    • 2025-05-13 

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关于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221号建议的复函

阙兴国代表:

您好,您在渝北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农村互助养老破解农村养老幸福密码的建议》(第221号)已收悉。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建议我单位领导非常重视,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现回复如下:

一、我区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现状

渝北区农村区域涉及11个镇、2个街道,共172个村,农村地区常住人口28万人,其中60岁以上8万人,农村老龄化率28%。现有养老服务中心11个、农村敬老院9个、农村养老服务站56个、农村互助养老点101、农村社会办养老机构8。已经基本形成兜底线、保基本、强普惠、可持续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二、关于您提的建议的落实情况

我区以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养老点为平台,依托农村互助养老积分制度,鼓励各镇、各村创新和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农村分散特困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养老服务。

(一)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优质环境在各村选择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公共资源便捷的地方设置互助养老点、养老服务站,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再根据老年人分布情况和需求,利用村级集体资产或闲置农家大院布局多个互助养老分点,为集中助餐、定点助乐、流动助医等养老服务提供基本场地,截至目前共计建成互助养老点101个,互助养老分点71个。

(二)优化体系建设设立三级队伍完善三级为老服务队伍。镇级,设立1-2个养老服务公益岗,选聘工作人员从事村互助养老点管理等相关工作,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村级,明确养老专兼职干部和养老助理,负责本村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互助养老点运营管理、互助积分等各项工作。院落级,在每个村民小组(集中院落)组建1个互助养老小组,选举1名小组长负责小组的互助养老日常工作。

(三)广泛筹集资金多方联动支持每个运营的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养老示范点,根据评级和考核情况,每年给予10万元-2万元不等的财政补贴,每个农村互助养老点每年给予0.2万元的区级财政补贴。同时,部分农村地区通过镇级财政贴补一点+集体经济收入注入一点+社会爱心力量捐赠一点三个一点方式,联动多方力量筹集和补充互助养老物资。

(四)强化服务支撑,丰富助老形式。开展五助服务,为老人提供集中助餐、流动助医、定点助乐、智慧助急、上门助养服务。将助餐服务延伸至农村聚居区,木耳镇金刚村老年人只需10元钱就可以在享受一日三餐;镇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定期为老人提供健康体检、疾病筛查、公共卫生宣传、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村社开展定期入户探访、院坝会了解乡情民民情,关心关爱老人实际困难、慰藉老人心理;互助养老议事情理堂,为老人畅通发声渠道,调解邻里纠纷,更好的让老人融入乡土社会;文艺晚会、露天电影、节日活动等互助文化活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社工、爱心团体上门为老人义诊、理发、剪指甲、做清洁、助浴等,持续沁润老人心田。

(五)创新工作机制,突出互帮互助。一是搭建同院落邻里互助机制。制作邻里卡,载明各户老人身体情况、家庭成员信息;同院落按志愿优先、就近结对的原则,对特殊困难的独居老人,由活力老人与其一对一几对一结对帮扶400余组,对高龄老人实行划片式结对帮扶,建立结对台账,开展每日敲敲门每周谈谈心每月帮帮忙等互助服务。二是建立互助养老积分制度。鼓励活力老人为辖区高龄、失能半失能、残疾老人等困难群体送餐入户沐浴清洁、农活家务进行帮扶每项服务折算成积分兑换等价物品,形成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全区累计互助养老积分超过3万分,互帮互助受益老人2万余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建立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品质,逐步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再次感谢您对渝北养老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

202557

(联系人:刘家灿,联系电话:13996876068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