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其他公文

    • [ 索引号 ]
    • 11500112009315877L/2022-00021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府办发〔2022〕9号 
    • [ 主题分类 ]
    • 综合政务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政府办公室 
    • [ 生成日期 ]
    • 2022-02-28 
    • [ 发布日期 ]
    • 2022-03-03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渝北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渝北府办发〔2022〕9号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渝北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

通  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区属各国有公司,有关单位:

《渝北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区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2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渝北区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一、主要发展目标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约束性要求。

二、重点任务和措施

(一)坚定不移扩大内需,着力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大“两新一重”投资力度,持续优化完善5G网络、充电桩布局,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建设、投资、运营,激发民间投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及专项债券项目调度,确保发挥投资效益。二是深入抓好项目建设。做实项目支撑,围绕中央和市里投资计划,科学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惠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用地保障和资金保障,确保全年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均达到85%以上。优化项目服务,深入落实重大项目区领导联系推进机制,抓好关键要件办理及审批工作,提供从立项到竣工投产的全程高质量“保姆式”服务,为引进高质量项目、促进有效投资、集聚转型动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加快释放消费潜力。推动合景泰富悠方、森活大融城等商业综合体建成营运,规划建设中央公园夜经济示范区,建成运营T23时装文创园一期,打造重庆时尚消费新名片。积极培育社区电商、直播电商、指尖经济、网红经济等新模式。加大城市首店、特色小店招引落地,大力发展“两店”经济。加快发展会展经济,促进汽车、家电等传统大宗消费。固化提升镇村系列赏花品果节、海鲜节、夜市文化节等系列节会,组织重点商贸企业举办优惠活动,大力活跃消费市场,持续激发消费潜力,推动实现消费升级。

(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一是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升级。加快构建“2+4+1”现代工业体系,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力促长安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宏拓精密,建成投产宇邦、渝茂等汽车零部件项目。聚焦OPPO、传音等整机品牌需求,重点引进显示模组、摄像头等核心配套企业,推动捷荣、裕同等项目建成投产。提速建设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推进三圣、中投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天箭惯性等企业促建达产,力争在军民融合、服装、通机、家具等领域培育一批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5+3+1”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新牌坊金融服务集聚示范区加快建设,依托临空金融总部等楼宇载体打造总部企业基地及股权投资中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加快重庆(国际)快件集散中心建设,大力引进第三方、四方物流,做大做强航空物流业。依托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平台,积极引进软件核心龙头企业,打响仙桃软件名品。积极培育文创旅游、健康养老、专业服务等新业态,加快推进重庆游戏产业园、玉峰山康养度假基地等文创、康养项目建设。利用两江国际商务中心、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等特色楼宇资源,加快布局总部经济,进一步夯实现代服务业增长基础。建成运营法治科技园一期。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3+6+1”现代农业体系,建成10万平方米智慧设施农业,新发展特色道地药材2000亩、生态渔业2000亩,出栏肉兔50万只。推进品牌强农工程,新增“两品一标”等各类农产品品牌20个。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5家。全力推进国家农高区升建工作,力争引进中粮等龙头企业入驻,提速建设重庆果树科技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四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聚焦“产业数字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继续实施“机器换人”“数字化装备普及”等计划,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继续用好2亿元技改专项资金,开展“百家企业智能化改造”行动,激励存量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0个,打造1个智能工厂和10个数字化车间。推进“数字产业化”,围绕云服务、边缘计算、数字应用等上下游,力争数字经济增长10%以上。围绕“住业游乐购”打造15个典型智能应用场景。新建5G基站1000个。

(三)凝心聚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打造新引擎激发新动能。一是引导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以仙桃国际大数据谷为主阵地,集中政策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完善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培育链条,新培育科技型企业2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鼓励规上企业普遍建立内部研发机构,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60%。加快建设传音等龙头企业研发基地,成立手机新技术研发联盟,全面提升研发能力。聚焦大数据、软件信息、集成电路设计、汽车电子四大产业重点招商,新引进创新项目20个以上。二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对接全市“名校名院名所”引进计划,争取引进一批“双一流”高校、大院大所来我区设立分支机构。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在大数据智能化、汽车物联网、智能终端制造、智慧建筑等优势领域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高端应用研发平台。推动中交三航、再升科技等企业争创市级以上研发平台。三是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进一步完善创新扶持政策,确保全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以上。持续扩大“种子、天使、风险、担保”四大科技基金规模,力争“科信贷”贷款总额突破6亿元。推动20家上市重点企业股改培育,新增上市企业2家。四是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体系,深入实施临空英才计划和鸿雁计划,吸引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落实好博士后“黄金18条”等人才政策,打造全市博士后科研人才集聚高地。创新开展人才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做好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

(四)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动力。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标世行标准和市对区考核反馈意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线上“一网办”、线下“一窗办”,全面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扩大简易注销范围。深化“一本报告管全域”改革,进一步扩大改革实施区域,调整报告编制范围,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推行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应用,加快推进不见面开标和异地远程评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涉企政策,建立“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精准帮扶机制,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二是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区属国有公司市场化转型步伐,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持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行动任务,抓好AA+信用评级企业培育工作。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全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区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区级医疗资源下沉。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推动“三社融合”发展,大力促进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运营。三是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高效落实各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继续深化区领导联系民营企业机制,落实好常态化走访民营企业制度,构建共抓共促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健全重点企业“一对一”联系服务制度,持续开展诉求问题办理“一月一通报”,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供能等具体困难,引导民营市场主体“个转企”“微升小”“小升规”,不断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

(五)不断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一是积极拓展对外开放通道。加快打造高水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助推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加快建设,持续拓展国际货运航线网络,积极争取第五航权。加快“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建设,发展航空零部件物流、航空发动机物流、小型飞机整机物流。推动铁路枢纽东环线及机场支线建成投用,加快古路、统景、银花3个铁路站点及六横线、洛碛作业区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空铁公水轨”多式联运水平。二是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聚焦“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联动发展、区域协同开放等各方面聚力发力,深化与友好城市合作交流,持续推进合作事项落地落实。深化川渝高竹新区国土空间规划和概念性规划方案,高标准推进起步区详细性规划编制报批,提速推进渝邻快速通道、川渝大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川渝科创基地、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深化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示范区。坚持“两江兴、渝北兴”,全力服务、深度参与两江新区开发建设,扎实做好市级平台保障服务工作。继续做好与云阳对口协同发展工作,加强与云阳交流互访,切实用好对口帮扶资金,确保帮扶项目快落地、快见效。三是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深度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战略,不断拓展开放合作空间。支持临空国际贸易示范园、总部贸易基地发展,招引集聚外贸企业落户。搭建中新金融资源集聚平台,完善金融机构开放体系,持续推动区内企业赴新加坡发行债券、上市及金融机构互设。依托新加坡(重庆)青年人才驿站项目,积极打造中新青年人才跨境交流及创新创业示范窗口。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深化产业链条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完成合同投资额900亿元,到位资金210亿元。

(六)统筹抓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一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城市功能设施,提速推进16条城市道路和6座城市立交建设,加快推进湖滨东路延伸段、横六路西延伸段等68条次支道路建设,打通紫兴路南段等3条城市“断头路”。推动轨道4号线西延伸段、5号线北延伸段和15号线建设,建成运营9号线一二期。加快建设11个公共停车场、建成投用4个。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水平,加快两江大道北延伸段建设,改造提升双关路、关旱路等普通干线公路。提速建设碑口水库,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4个。二是增强城市品质功能。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快空港新城S分区、多宝湖等重点区域控规报批。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及棚户区改造年度计划。深入推进公园绿地“十五分钟服务圈”建设,新建改建公园游园4个,完成坡坎崖绿化美化5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保持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保持18平方米。实施花卉园、渝湖路片区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14万平方米。全面推进宝圣湖流域、双龙湖流域等8大片区雨污分流整治及市政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推进城区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建设智慧城管二期,推动城市综合治理“一网通管”。深入实施“1+8”综合执法,开展“多勤联动”“马路办公”,切实解决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等城市管理顽疾。三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加强经果林后续管护和业态拓展,新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个。完善产供销体系,启动建设20万吨级现代化柑橘加工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提档升级古洛线等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农旅深度融合。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新泉村大屋基、木耳镇土桥湾等9个居民新村。强化区镇两级统筹,优化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规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好乡村振兴人才工作,引导更多人才服务基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七)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美丽渝北。一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和难点,扎实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源头管理,扎实开展挥发性有机废气污染企业治理和涉气中小企业综合整治,力争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5天。持续推进后河、御临河流域整合整治,开展南天门水厂等7个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修复,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二是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国土绿化行动,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优化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强化“四山”和自然保护区管控,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扎实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施营造林项目1万亩。实施方家山公园二期、两港大道等绿化工程,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科学编制未来十年“碳达峰”方案,有序开展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有效实行能耗“双控”管理,加强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完成年度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绿色低碳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加大节能降碳宣传力度,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持续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一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开展精准就业帮扶活动,确保就业局势稳定。持续打响“创享渝北”“技兴渝北”等品牌,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不低于90%。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增公办园6所,新增学位2700个,持续提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和普惠率。加快推进金石小学等10所学校建设,建成举人坝小学、腾芳中学等4所学校,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强“民转公”学校整改,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推进区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建成投用新中医院、开工区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启动建设新双凤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石船等3个农村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启动建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加快“城市书房”、石坪体育公园等一批文体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三是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统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96%以上。加快新城雅居等安置房建设,建成安置房13万平方米。加快建设石船、玉峰山、统景等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城乡社区养老设施全覆盖。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升未成年人关爱服务水平,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和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保障“米袋子”和“菜篮子”供给,加强价格调控和监测,保持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民生商品价格的基本稳定,防范物价大幅波动。大力实施粮食安全保障调控和应急设施项目,做好粮食物资储备。全面完成2022年市区重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

(九)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渝北。一是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保持高度警惕状态,按照“人、物、环境同防”要求,继续实施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坚决守好全市“空中门户”。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和异常反应救治保障,构筑免疫屏障。二是积极化解金融和债务风险。健全金融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持续开展非法集资“扫楼排雷”风险排查,研究化解非法集资陈案。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依法合规使用债券,不断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坚决兜住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底线。三是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深化落实常态化安全监管“十条措施”,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行“两单两卡”,强化企业一线岗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持续推动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普及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扎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持续提升消防治理能力。加快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和重点行业领域乱象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坚决打击涉食品、药品和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加强盗抢骗和黄赌毒等打击整治,深入开展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全民反诈等专项行动。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回应民生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义学路3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20002 ICP备案号:渝ICP备08001718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81号
渝北区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