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其他公文

    • [ 索引号 ]
    • 11500112009315877L/2011-08500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人民政府 
    • [ 生成日期 ]
    • 2011-11-28 
    • [ 发布日期 ]
    • 2011-11-28 

关于印发渝北区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渝北府办电〔2011〕128号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渝北区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渝北区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

渝北区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

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

为推动全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创建任务顺利完成,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一)工作目标。建立和完善慢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开展慢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病信息管理系统。力争在2012年2月29日前,建成重庆市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12年6月30日前建成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二)主要指标

1.知识知晓率:人群慢病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日运动量在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比例达35%以上。

3.慢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不低于35%和30%。

5.慢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二、主要任务

(一)认真开展慢病相关社区诊断。充分利用示范区监测、专项调查、居民健康档案等已有的基础信息和资料,根据需要开展基线调查,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了解辖区人口、社会、经济和政策环境等基础资料,分析、掌握辖区居民主要慢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行动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慢病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区全人群的慢病监测系统,包括慢病死因监测、慢病危险因素监测、新发肿瘤登记、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报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监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电子信息系统等基本内容,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建立慢病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发布慢病流行趋势、防控策略相关信息。

(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围绕控制烟草消费、推动合理平衡饮食、促进健身活动三个重点,开展“人人知体重(腰围),成人测血压行动”,“家庭、食堂和餐馆减盐限油行动”,“推广简便适宜技术,促进人群健康行动”和“慢病主题日宣传活动”等四项行动;实现示范区人群“五个覆盖”,即至少获得一种慢病宣传材料,参加过一次慢病讲座或主题宣传活动,学会使用一种适宜工具,测量过一次个人健康指标(体重、腰围或血压),掌握一项健康自我管理技能,覆盖人数达到40000 人次。

1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慢病预防和健康素养知识。

2.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配置健康教育资料。

3.在村(居)委会为居民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和咨询活动,设立慢病综合防控知识宣传栏、健康教育活动室和健身场所,发放、张贴慢病防治相关宣传材料,普及慢病防控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

4.在学校开设慢病相关健康教育课,举办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识讲座,推广“快乐10分钟”和“减盐”活动。

5.在机关开展“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以及肿瘤防治宣传周等主题活动。

6.向广大群众积极推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人身体活动指南》、《成人超重肥胖指南》、《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等资料。

(四)积极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1.每个社区成立3个及以上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

2.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建设健身活动室。

3.推广食品营养成分标签,鼓励并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科学指导人群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4.开展控制吸烟行动,创建无烟场所。

5.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或示范餐厅各2个以上。

6创建一条“健康步道”或 “健康知识一条街”或一个“健康主题公园”。

7.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试点工作。

(五)严格筛查慢病高危人群

1.定期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体检,及早发现慢病高危人群和患者。

2.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及公共场所设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格测量简易设备(包括血压、体重、身高、体质指数等的自我测量)。全区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的单位不少于10 个,且逐年增加。

3.落实35 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提供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糖等服务,提高群众自身健康状况知晓率。

4.积极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对超重肥胖、血压正常高值、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现在每日吸烟者等慢病高危人群实施管理和健康指导。

5.积极开展儿童龋齿调查,为符合适应症儿童提供窝沟封闭服务。

(六)严格规范慢病患者管理

1、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加强慢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效果。

2、建立慢病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促进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交流、利用,开展慢病管理干预效果评估。

3、以村(居)委会、工作场所为单元,组织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康复期等慢病患者成立“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经常开展防治经验交流活动,逐步提高慢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三、工作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1年11月30日前)。制定出台全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召开创建启动会,分解创建任务。各相关部门和镇街要结合本部门和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应创建计划。

(二)创建阶段(2011年12月1日—2012年2月15日)。各部门、镇街按照区创建领导小组和创建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在本部门和本辖区范围内落实创建措施,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组织督导和指导工作,确保创建质量。

(三)评估阶段(2012年2月16日—2月29日)。区创建领导小组组织对各部门、镇街创建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和检查,形成创建工作报告,向市卫生局提出验收申请。

(四)长效阶段。建设健康环境,巩固创建成果,形成长效机制,努力创建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慢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卫生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卫生、宣传、教育、民政、体育、文化、工会、商委、食药监、质监、工商等相关部门及各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卫生局,负责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职责。根据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及镇街设立专门联络员,统筹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负责本单位创建资料收集、总结、上报工作。成立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技术指导和决策咨询。

(二)落实资金保障。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慢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慢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安排创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专项经费,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项目提供配套经费。

(三)严格政策措施。将慢病防控工作纳入全区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实施全区慢病防控规划;制定工作场所职工工间操制度;在机关、学校、企事业食堂和公共餐厅推广健康饮食宣传制度;鼓励和支持食品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促进健康的食品;落实《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制定无烟单位标准;促进媒体规范宣传;探索多渠道慢病预防性服务付费机制等。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把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动员工作纳入社区日常工作中。

(四)加强队伍建设。区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设立单独的慢病防控专业科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专人负责慢病防控工作。建立、完善区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慢病患者双向转诊管理机制。建立指导和培训制度,区级医疗机构积极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技术支持,定期为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规范化管理培训和技术指导,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慢病综合防控能力和技术水平。

(五)、强化督导评估。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督导检查方案,组织对全区慢病综合防控能力及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适时将督导及评估结果进行通报,考核结果纳入对各部门、镇街“健康渝北”年度目标考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义学路32号
网站标识:5001120002 ICP备案号:渝ICP备08001718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81号
渝北区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