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文字解读

关于《重庆市渝北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日期:2022-04-12

一、基本情况(起草背景)

根据市、区统一安排部署和区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渝北府发〔2019〕25号)等文件要求,为完善构建我区“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体系,区住房城乡建委会同区城管局编制完成《专项规划(初稿)》,经广泛征求意见、专家评审等程序,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并结合市级“十四五”相关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

二、主要内容

规划领域包括交通及物流、能源、给排水、通信(含大数据)、城市安全、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等12个方面。其中交通及物流、能源、给排水、通信(含大数据)、城市安全等5个方面为重点规划领域。

(一)发展基础。主要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情况,综合交通体系、给排水处理能力、能源保障能力、环卫服务能力、防灾减灾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园林绿化建设持续优化,综合管廊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分析了各板块发展差距,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形势要求。渝北区发展过程中,受城镇化扩张、人口增长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城市承载负荷量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愈发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部分设施供需结构不平衡。以交通类基础设施为例,通道、停车等版块供需失衡现象明显。二是综合效能偏低,品质有待提升。存在建设过度或建设不充分等问题;部分设施建成时间长,设计标准偏低,运行效率不高。三是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不足。市政基础设施主要以传统设施为主,智能化存在较大短板。四是安全韧性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应统筹考虑各类安全风险,着力建设可持续发展和安全韧性城市,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五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力度不够。重建设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的现象较多;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事中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项目建成后发挥作用跟预期有差距。

因此,需在进一步发展中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科学规划、精心布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融资和建管水平,以支撑保障渝北临空大都市区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中长期规划布局。渝北区扼守主城区北大门,是重庆北向发展的主战场,同时作为重庆“一区两群”战略中主城都市区的重要支撑点,渝北区将依托江北国际机场、川渝高竹新区、空港新城、前沿科技城、仙桃数据谷、多宝湖片区等重要载体,积极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持续深入实施国际临空大都市区建设,加快实现渝北与两江新区、川东重点城镇及产业区有机串联,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

(四)“十四五”总体思路发展目标。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发展大局,围绕渝北区“四区定位”及“七项重点工作”,着力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支撑打造“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低碳人文”的国际临空大都市。

“十四五”末实现高速公路里程新增61.5公里,公交交通线路新增43.29公里,站点新增24个,城市道路新增184公里,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慢行交通人行过街新建15座,公共停车场新增33个,供水排水新扩建水厂3座,持续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雨污水管道91.2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以上,能源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100%,园林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8%,通信建成区5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综合管廊运营里程达到20公里以上,海绵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面积比例达到45%。

(五)资金匡算与实施效果。“十四五”期间,渝北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约1268.39亿元,其中市级投资约910.89亿元、区级投资约357.5亿元。对外交通设施投资532.65亿元,城市道路投资285.19亿元,公共交通设施投资213.85亿元,慢行交通12.89亿元,静态交通投资34.64亿元,智能交通投资4.75亿元,给水设施投资0.31亿元,排水设施投资55.61亿元,能源设施投资39.89亿元,公园绿地设施投资27.58亿元,环卫设施投资24.34亿元,防灾减灾投资1.95亿元,通信设施投资35.25亿元,综合管廊投资0.59亿元,海绵城市投资5.2亿元。

(六)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对策等内容。

(七)规划保障。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资金保障、人才队伍保障、规划实施管理等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义学路3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20002 ICP备案号:渝ICP备08001718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81号
渝北区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