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文字解读

关于《重庆市渝北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政策解读

日期:2022-01-20

近期,渝北区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渝北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方便公众全面了解规划内容,现作如下解读。

一、《规划》编制背景

“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升,现代山地特色农业提质增量,农业农村改革蹄疾步稳,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及时总结“十三五”期间的做法、成绩、经验和问题,对于“十四五”渝北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系列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渝北区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作部署,加快渝北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渝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衔接《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编制《重庆市渝北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工作总抓手,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践行新发展理念,优化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短板”,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入新阶段。

2. 规划目标。到2025年,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进一步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进一步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建成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样板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入新阶段。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面建成,高品质宜居乡村全面建成,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重点任务

1.构建“3+6+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聚焦现代设施农业、都市体验农业、临空高效农业三大现代农业方向,发挥设施农业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产出效益和增强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建设现代农业设施;打造“都市闲情”乡村旅游发展核,推进农文旅商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开发高附加值的航空食品、高端休闲食品、保健品、加工产品等,着力打造从“田间到机舱”的航空食品全产业链。培育壮大优质水果、绿色蔬菜、高端花卉、道地药材、生态渔业、特色兔业六大特色高效产业,到2025年,建成水果总面积20万亩,发展高标准保供绿色蔬菜基地10万亩,建设道地药材基地1万亩,发展生态渔业面积达到2.8万亩,发展花卉苗木1万亩,肉兔年存栏达到50万只。加快农高区升建,积极创建规划总面积约136平方公里的国家农高区;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农业产业智能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研发和推广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做优区域特色种业;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强乳业、调味品、肉制品“三大”优势加工业,实施补链延链工程,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运用。

2.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格局。优化现代农业结构布局,主要优化空间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大力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培育乡村服务实体,发展重点乡村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构建农产品产销服务平台,稳定实体商贸,发挥供销服务组织作用,发展农村电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山水林田湖(库)草系统治理。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村交通、水利、电力、能源、邮政和通讯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一体化,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强化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强化农业执法监督,形成全面依法治农格局。全面发展农村特色村镇,建设乡村旅游特色示范村镇、文化创意特色村镇、农业特色村镇。推进农村城镇化,科学开展村镇规划,强化中心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镇集中。

3.拓宽农民持续致富发展路径。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支持农民创新创业,支持返乡农民工、普通中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村能人等投身乡村旅游服务,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自愿原则领办农民合作社,引导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返乡农民工等创业主体向企业化方向发展,组建创新创业载体。全力保障农民增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多渠道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引导农民充分就业,广泛拓展就业岗位,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探索农民失业保险。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大力推动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增强政府扶持资金的“靶向”作用。

4.增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举措。围绕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配套、乡村社会治理、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等方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工程、智慧农业工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成渝经济圈农业示范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等“九大”工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突出“五大”抓手,围绕成渝都市经济圈抓川渝高竹新区建设,围绕科技创新抓渝北国家农高区建设,围绕农产品产后加工抓现代农业加工园区建设,围绕一镇一特抓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围绕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建设抓乡村全面振兴,为渝北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优化行政管理服务,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稳妥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大力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政策支持,优先保障农业农村投入,建立新型融资关系,强化人才支持保障。扩大对外开放,培育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加大农村人才培养,鼓励农产品国际化。营造发展环境,加大农村宣传力度,做好示范引领,强化督查考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义学路32号
网站标识码:5001120002 ICP备案号:渝ICP备08001718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481号
渝北区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