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渝北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79号提案的复函​

字体:

李应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上所提79号《关于“政校企”共建区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议》的提案,我局已收悉,十分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所提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办理,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一)推动人才资源集聚。一是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对标对表“重庆英才计划”,整合区内人才政策,优化“临空英才计划”,配合区委人才办修订完善渝北区临空英才培育引进实施办法,将“双一流”大学或优秀毕业生、急需紧缺骨干等人才纳入优惠范畴,135人获评2021年度“临空英才”,兑现资助865万元。二是托仙桃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等平台,聚焦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重点群体,持续推动全区科技人才队伍壮大。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770人,市级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2人,全社会研发人员21000余人,建成院士、博士后工作站2个、46个,其中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2个。三是鼓励产学研合作,加强对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区内高校的人才支持,推动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展科技攻关、落实创新成果转化,给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等区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支持15万元。

(二)广泛收集企业需求。一是开展集中调研。每年在区领导带领下开展集中调研活动,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协助解决企业困难。在全区开展的“基层大调研、思想大讨论、能力大提升、工作大推动”行动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荐华、区政协副主席刘明涛带队对我区20余家企业进行调研,形成了《建设高质量孵化载体助力建设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调研报告》、《关于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全区创新策源能级的建议》,为促进全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下基础。二是开展重点走访。积极开展“惠企纾困集中攻坚行动暨大走访活动”,对我区中小微企业、重点行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进行走访,一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另一方面收集梳理企业在创新研发、政策享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协调各部门、园区、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共同解决企业研发难题,并逐步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切实提升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

(三)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出台了《重庆市渝北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渝北区推动科技创新政策》等系列文件,加强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探索运行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全方位提升“产业园区、科创基地、科研机构、公共服务、创新孵化”等五大创新平台。二是建成市级新型研发机构33家,其中新型高端研发机构16家,均居全市第一。建成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4个(其中市级8个,国家级6个),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孵化器8个(其中市级6个,国家级2个)。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41家。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申报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021年兑现研发补贴4768.33万元,落实研发费加计扣除税费减免11.3007亿元,落实研发准备金制度补助1491万元,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784万元。推动金山科技、再升科技等4家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升级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华渝电气、天友乳业等80家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建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金山医疗研究院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长安新能源获批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微系统医疗器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推动一流高校来区设立研究院,建成区属首家高校研究院“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四是推动协同创新,鼓励区内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技术协同攻关,加大对具备开放型公共实验室特性的企业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科创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向社会提供智能样机制作、环保检测、微系统医疗器械检测研发、金属探伤检测、玻璃纤维检测研发等有偿技术服务项目200项以上。发放渝北区科技创新券,支持中小企业向公共实验室免费或低价购买技术研发服务,2021年兑现科技创新券229.38万元,为激发中小企业科技攻关和创新创业活力做出一定贡献。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落实企业走访调研机制。持续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加强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的收集、梳理,积极协调各部门、园区、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助企业解决创新研发困难,促进我区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大数据智能化、汽车物联网、智能终端制造等优势领域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高端应用研发平台,争取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个以上。

(三)推动建设渝北区科技服务云平台。计划今年举办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高端论坛,推动“国家成渝科技服务平台”落地渝北,积极对接四川绵阳“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重庆易智网等来区合作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力争打造一个联结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机构、创新人才的信息网络。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科技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此复函已经区科技局副局长杨朝军(主持工作)审签。此对此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告知我们,我们会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