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重庆市渝北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348号提案的复函

字体: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你们在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上所提348号《关于在渝北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的提案,我局已收悉,十分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你们所提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办理,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一)以“智慧产业”为核心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格局。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正式发布了《重庆市渝北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聚焦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汽车等重点领域,以加快构建“政产学研金用”的协同创新体系为目标,详细谋划了创新策源能力提升、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八大科技创新计划、27项具体任务,为建设高能级策源的科创大区谋好篇、布好局。二是明确产业布局,依托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空港工业园区提升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策源能力;依托创新经济走廊提升智能终端创新策源能力;依托重庆现代建筑智慧产业园和龙兴片区现代建筑产业关联项目提升智慧建筑创新策源能力。其中,以仙桃数据谷为核心载体打造的“重庆汽车智能化产业园”围绕汽车智能化为主线,加快构建以汽车软件、智能网联系统开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已获批建设“重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加速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渝北的城市名片。三是加强协同创新,坚持功能互补、创新联动,构建了“产业园区、科创基地、科研机构、公共服务、创新孵化”等五大创新平台,基本涵盖大数据智能化、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制造、智慧建筑等全区重点产业领域,为全社会提供技术创新、仪器共享、行业检测、创业孵化等多类服务,推动建设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格局。推动科创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向社会提供智能样机制作、环保检测、微系统医疗器械检测研发、金属探伤检测、玻璃纤维检测研发等有偿技术服务项目200项以上。

(二)加快引育创新主体,全面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一是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全区科技型企业总量达到446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796家,均居全市第一;市级新型研发机构33家(占全市23.57%),其中市级新型高端研发机构16家(占全市37.2%);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4家(其中国家级6家,市级8家),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孵化器8家(其中国家级2家,市级6家)。其中仙桃数据谷已集聚长安汽车全球软件中心、北斗星通汽车软件总部、黑芝麻智能科技等30余家重点企业,形成覆盖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汽车安全体系等产业链服务链的良好发展生态。二是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设立大数据、应用研发、社会民生等3个专项,2022年拟组织实施科技专项69项,资金支持1648.8万元,其中涉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10余项,中科创达(重庆)“新一代网联汽车智能驾驶舱平台”项目,致力打造“汽车大脑”产业生态平台,推动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氛围,凝聚科技创新合力。一是加强金融支撑,全区科技“种子、天使、风险、担保”四大基金累计为4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33.3亿元,累计为350家科技型企业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6.4亿元。二是营造积极开放的创新环境,与重庆市科技局、广安市科技局共同举办“科研机构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启动仪式暨渝北-广安站技术对接与项目签约活动”,吸引我市53家科研机构和100余家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开展川渝产学研合作项目20余个。三是积极推动成渝两地众创平台共同开展路演、大赛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组织重庆人工智能加速器、天府新区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在数据谷开展了成渝两地创业项目路演及成渝双城人工智能创新基地揭牌仪式;承办了“2021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智慧医疗赛道西南赛区决赛暨首届成渝双城人工智能项目路演会”,促进了成渝两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发挥科技企业集聚优势,在大数据智能化、汽车物联网、智能终端制造、智慧建筑等领域吸引一批中国软件企业百强、世界IT百强等科创领军企业落地渝北。积极对接全市“名校名院名所”引进计划,争取引进一批“双一流”高校、大院大所来我区设立分支机构。

(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筹备成渝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高端论坛、科技创新赋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等重点活动,推动成渝两地智慧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三)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围绕“2+4+1”现代工业、“5+3+1”现代服务业、“3+6+1”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创新链,瞄准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信息、汽车电子等重点方向持续实施区级科技专项,推动渝北区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与“一带一路”、成渝双城经济圈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科技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此复函已经区科技局副局长杨朝军(主持工作)审签。此对此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告知我们,我们会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