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一次会议第7号提案的复函
周羽委员:
您在渝北区政协第十六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积极试点建设“儿童权利”保障智慧平台助力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单位领导非常重视,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现回复如下: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去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区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未成年人保护的新路径,逐步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未保工作机制,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保护全面衔接,建立“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尽责”未保工作模式,努力为未成年人编密织牢多重“保护网”。
一是健全了领导小组。根据形势任务和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创建要求,成立了区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成立了以行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为更加扎实有力地推动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全区上下初步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完善了关爱体系。区设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现与救助站合署办公;各镇(街)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配备儿童督导员;村居设立未成年人工作室,配备儿童主任,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区、镇(街)、村(居)三级未成年人关爱体系逐步完善。同时,我们还通过全区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聚焦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建设、特殊困难儿童群体帮扶,购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提高未成年人保护和关爱水平。
三是建立了督查机制。我们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建立了督查专员工作机制,督查专员由区人大社建委、区政协社法委、区委政法委、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分管领导和法律顾问、社区儿童主任组成,通过督查情况反馈,重大事件跟踪督办、全程督办等,推动相关单位进一步反思查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是强化了部门联动。未成年人6大保护,涉及35个区级部门。区级相关部门在中小学幼儿园“护校安园”、辖区学校反恐防暴、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签字报告制度、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和救助、预防性侵未成年人、涉案未成年人关护帮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协同、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救助、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部门联动等17个方面,构建了责任清晰、相互支持、配合紧密的联管网络,形成联动体系,提高了未成年权益保护的综合保障能力。
五是打造了8个示范站点。我们重点在龙山街道、仙桃街道、双龙湖街道、回兴街道和木耳镇打造了未成年人保护8个镇街示范站(室)。有独立的阵地,较好地整合了妇女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站等资源,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元素鲜明。通过以示范促规范,以规范促统一,促使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为更好地助力基层社区未成年人权利保障工作实现高效性、专业性和强制性。区民政局从未成年人帮扶工作所面临痛点出发,树立全社会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的工作理念,努力构建以村 (社区)为基础,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络,积极探索搭建一个集预防、发现、干预、回归安置、持续跟踪等为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服务和转介平台;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体系,最终达到帮助流浪乞讨、 失学辍学、监护缺失、遭受家庭暴力等困境未成年人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扫除侵蚀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丑恶现象,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搭建了未成年人保护智慧平台。目前,系统已完成了组织架构管理、账户管理、角色权限、区域管理、未成年人基础信息管理、未成年人分类管理、未成年人基础信息库与“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等功能。平台运行情况,系统目前儿童信息库数量近20万儿童;账号用户量390人,区分22个镇街和357个村社区账户;系统角色分为楼栋长、网格员、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镇街管理员、志愿者、区级部门经办员、区级部门管理员、平台管理员等,并创建了区司法局、区公安分局、区教委、区残联、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妇联等区级部门账号,实现了数据共享。
下一步,根据现有已建成的未成年人数据库基础上,开展对全区未成年人对象的逐一摸排工作,通过集中受理、分级介入、限时办理、跟踪回访,打造服务流程闭环化、服务体系网络化、资源链接高效化、系统功能智能化的“一站式”儿童保护服务综合平台,有效解决儿童帮扶诉求。
再次感谢您对试点建设“儿童权利”保障智慧平台助力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复函已经邱隆秀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
2022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