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城市管理局关于区政协十六届第一次会议第264号提案的复函
王家祥委员:
您在区政协第十六届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渝北区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的建议》(第264号提案)已转由我局办理。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局高度重视,明确了专人专题研究此项工作。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市区两级关于对建筑工地以及渣土运输治理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始终坚持“三前一后” (即:服务在前、宣传在前、警告在前、处罚在后)的治理理念,实施“四全监管”(即:全时值守、全面约谈、全场监控、全部建账),注重抓统筹、控源头、求实效,认真履行执法职责,切实提高建筑工地进出口道路扬尘、渣土运输车辆监管能力和治理水平,保障建筑工地文明施工。
二、工作落实情况
为保障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我局全面部署推进工作任务,深入细化落实各项措施,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落实硬件设施保障。一方面狠查工地进出口“五要
素”:执法巡查和办理许可前,明确要求完善过水槽、冲洗设施(配备高压水枪)、截水沟、进出口道路硬化和硬质围档。另一方面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实现道路卡口和工地出入口智能识别。
(二)落实工地全时值守。由辖区大队派出人员,采取值守
加巡查等方式加强工地进出口监管,对车身不洁、冒装撒漏、带泥上路、密闭不规范等行为进行及时劝导和严格执法。同时,对渣土运输的源头、运输过程、处置实现全过程24小时全时段的智能监管,通过违法行为自动预警、抓怕取证、远程调度等,实现非现场执法的快速预警处置。
(三)落实服务宣传。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我局辖区
执法大队派出专人与驻队律师一道,每月至少2次深入企业工地,送法上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企业文明施工。针对工地外人行道路违停车辆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宣传解释、劝离,并及时依法处理。
(四)落实“六不、六个”规定。严格落实“四不离场”、“两不进入”、“六个全覆盖”落到实处,采取定期不定期组织工地、承运单位负责人座谈,必要时开展专项约谈,提醒其在遵规守法上不越红线,让企业一开工便在明确的约束和自律下良性运行。
(五)落实协同作战与联合执法。按照“1+N”执法模式,由属地镇街牵头,公安、交管、住建、生态环保等相关部门参与开展联合执法,穷尽各职能部门“法条”手段,各司其职、齐抓共管。2021年共计出动执法人员3917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9712车次,巡查值守工地5672次,查处违规工地18件,共计行政处罚5.9万元,检查建筑垃圾运输车47079台次,其中查处违规车辆188起,共计行政处罚81.94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
针对涉及建筑工地方面的市容环境问题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
(一)持续抓好问题排查。对辖区各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登记造册,对未达标工地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整改。
(二)持续抓好集中整治。开展建筑工地出入口道路硬化、车辆冲洗制度落实等问题的集中整治,实行定人监管,定时巡查,对在辖区工地实施渣土运输的承运方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台账,对未办理渣土消纳许可证和渣土运输证以及全密闭不达标的渣土运输车辆严查严管,确保源头常态化。
(三)持续抓好规范围档。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工地必须按要求设置标准硬质围挡,对施工垃圾及渣土及时清理,施工堆土超过48小时的,督促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
(四)持续抓好智能监管。充分利用城市数字化管理信息平台、视频监控和驻场监督员现场监督、纠正、指导等手段,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有效监督工地围挡设置、车辆出入口道路硬化、车辆冲洗降尘等管理措施的落实,确保工地围挡按标准设置、广告美观、整洁;强化施工行为监管,减少夜间拉运渣土扰民等问题发生。
为使专项整治行动达到预期效果,我局将按照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日常巡查管控措施,由分管领导牵头,辖区大队主要领导主抓,将建筑工地监管任务分解到每一名执法队员。对所属在建项目逐一排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设立督察组及时组织“回头看”,对整改问题做到件件落实到位,事事详细记录上报,推进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监管常态化、制度化。
再一次感谢您对渝北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复函已经唐贤源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请您在20日内在政协委员履职网上对我们的办理工作进行评价,以便我局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城市管理局
2022年4月25日
(联系人:胡正华,联系电话:6713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