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加快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 着力构建“1小时交通圈” 助推成渝双核一体化
南北大道二期已竣工投用,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三期工程
重庆、四川这两个山水相依、人文相近、一衣带水的省市,正在以重庆和成都这两个城市为中心,共同发力驱动,构建新的增长极。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要先行。”渝北区交通局负责人表示,此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和重庆市交通局签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以及普通公路、内河水运、智慧交通、执法管理和万达开交通融合发展5个合作备忘录,今年4月,两厅在遂宁签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共同形成川渝交通运输的“1+6”合作框架。渝北、广安两地山水相连、地缘相接、人文相通、经济相融,两地群众期盼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加经济的互联互通交通网络,为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搭建更宽广平台。
加快构建一体化公路网络据介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川渝地区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打通重庆主城北向出境通道,增强重庆主城产业集群辐射能力,南北大道(渝邻快速通道)具有重大建设意义。该项目路线全长34.98公里(其中渝北28.66公里、邻水6.32公里),预计总投资37.77亿元。按一级公路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起点接渝北区空港工业园区空港东路,终点接川渝高竹新区。
“南北大道二期工程正式通车后,从两路城区乘车到川渝高竹新区车程不到1小时。”今年6月29日,渝北区南北大道二期工程正式通车,对经常来往于渝北和川渝高竹新区的市民来说,南北大道的建设使得重庆渝北与四川广安更“近”了。
南北大道分三期建设,目前,一、二期工程25公里已经建成通车,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三期工程。
《方案》提出,为加快实现毗邻地区交通一体化,除南北大道一、二期工程通车,渝长高速扩能、南两高速、三环高速均已经建成通车外,渝邻高速扩能、渝邻高速(G65)复线、快速六横线、洛碛沿江货运通道、两江新区至长寿快速通道、两江新区至涪陵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均已启动前期方案研究及设计工作。随着项目建设的持续推进,重庆主城都市区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
同时,渝北区内服务乡村振兴,实现交旅农融合发展的农村骨架路网升级改造及“四好农村路”建设也将逐年深入推进,实现交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构建“一环十射三支”铁路网
《方案》提出,加快构建“四向七客”客运网,形成连接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主城都市区的高速客运通道;加快构建“一环三射三支”货运网,全面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完善出海、出境对外物流运输大通道。
积极推进高铁通道建设,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建设,进一步缩短渝北至成都方向的时空距离,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地区间互联互通;加快渝宜高铁建设,实现高速铁路大通道在渝北实现东西贯通,缩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时空距离,拓展江北国际机场辐射范围。
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重庆至广安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并尽早开工建设,有效支撑渝广地区一体化发展,实现重庆主城至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
全力推进普速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建设,积极争取沿江铁路在渝北设站,规划研究广涪支线铁路对接铁路枢纽东环线,构建与周边地区、铁公水空重点枢纽互联互通的铁路网络,全面提升渝北区空铁水公多式联运水平。
同步建设公铁联运型综合枢纽。依托枢纽东环线沿线站点,同步建设古路、统景、郭家等3个综合客货运货枢纽,打造集铁路客运、公路客运、铁路集散中转、货运配载、装卸储存、城市配送等功能的公铁联运型综合客货枢纽,服务枢纽东环线沿线居民出行,服务渝北及周边区域货物集散、分拨。
渝北区交通局负责人表示,我区还将稳步完善港口和园区“最后一公里”铁路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枢纽东环线黄茅坪支线,加快推进洛碛港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并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实现铁路进枢纽、园区和百万吨级以上货运量企业。
打造通江达海的水运网络
《方案》提出,加快构建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御临河旅游航道为补充的航道网络,实施规模化、专业化重点港建设,打造承接主城、服务两江、辐射周边的洛碛铁公水多式联运综合货运枢纽港。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区域性重点港洛碛作业区一期、二期工程建设,打造铁公水多式联运,同步实施疏港高速公路和渝怀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港口与中欧班列(重庆)、航空物流枢纽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拓展港口辐射范围,打造成为主城区砂石集散中心和长江上游地区以干散货、件杂货、滚装、内贸集装箱等分拨为主的综合服务型绿色智慧物流港。积极配合长江干线涪陵至朝天门航道整治,提升航道通行能力,强化长江黄金水道对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支撑保障作用。配合御临河生态坝、碑口水库建设,强化御临河开发利用,打造以长江、嘉陵江、御临河“一干两支”航道为核心,东河等其他航道为补充的航道体系。
同时,打造以洛碛港为核心的铁公水综合服务型现代物流枢纽。依托洛碛物流园、洛碛港、渝怀铁路、枢纽东环线、渝长高速和渝长扩能等,打造洛碛综合现代物流枢纽,支撑洛碛港承接果园港及临港物流园区功能转移,依托枢纽东环线联动空港、龙兴等重要产业园,服务渝东北、川东北、湖南、湖北等地区的物流需求。
渝北区交通局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我区将全面建成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500万人次。陆上交通实现“半小时主城、1小时都市、2小时双城、3小时周边省会”目标。支撑渝北区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