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双龙湖街道办事处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双龙湖街道办事处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按照有关规定,现将双龙湖街道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为主线,根据《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渝北区贯彻落实〈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任务分工表》,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结合街道实际,在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优化政务服务、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多元化柔性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等方面强化责任落实、加强自身建设。通过街道党工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机关干部例会等及时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提升机关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严格遵循权责清单、负面清单,配合市、区两级政府做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一年以来,街道积极推广政务APP等数字平台的运用,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同时根据《双龙湖街道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有序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的建设,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制定《双龙街道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等9个应急预案,完善了突发事件应对制度,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抓好“八五”普法宣传,2024年共开展法治宣传和讲座4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对照《2024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进行梳理完善,竭力补齐短板弱项,做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
(二)优化政务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法治支撑、依法保障“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情况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街道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活力不断增强。积极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惠企政策“进企业”等系列服务活动,做好20个投资额共6400余万元在建重点项目的服务工作,新增培育科技型企业31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成功协助申报奖励24家,辖区科技型企业总量达到115家。持续挖掘企业升规入统潜力,新增入统企业3家,圆满完成全年任务。二是数字赋能增效。2024年,街道梳理细化四板块核心业务22个,设立工作目标24个,拆解工作任务57条,核心业务数字化率100%。常态化运转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处置更高效、调度研判更精准、联动指挥更有序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三是抓服务创新,政务服务优化。严格对标《渝北区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指引》要求,查漏补缺,动态更新大厅各项设施设备,确保各项设施设备能正常运行。实行“一窗综办”模式,实现养老保险业务办理能力成倍提升,大大缩减了办事等候时间,办事群众普遍认可。设立企业服务专窗,建立企业服务台账,开展服务企业走访活动,全年走访企业319家,发放惠企政策宣传资料2000余份。街道对渝快办、重庆就业、重庆人社、重庆税务等8个群众常用的政务APP进行广泛宣传,实行“渝快码”扫码办事,全年,街道和社区指导群众下载和使用“渝快办”办事共3000余人次。四是“攻坚盘活”有成效。2024年,街道扎实推进国有资产盘活,房产入账63处,确权办证5处,调剂、出租盘活资产6处,盘活收回资金20余万元,资产效益充分发挥。
(三)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情况
一是严控发文。按照《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依法依规制定文件,无越权发文现象发生,严控发文数量,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二是严格清查。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2024年对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发文进行规范性清查。三是严把备案。街道严格落实《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迭代优化政策文件库,2024年无新增备案。
(四)规范行政决策体系,提升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情况
一是用好法律顾问提升决策法治化。2024年街道聘请中银律所为街道法律顾问团队,为街道提供各类法律服务共计642次,切实提升街道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水平,圆满完成方家山社区、鹿山社区保税港区征地项目226套房屋安置工作,成功处置征地个案2起,解决征地相关人员子女入学问题36起。二是实施集体决策展现决策民主化。街道全面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重庆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对干部任用、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党工委会、行政办公会进行集体研究决定,2024年共召开党工委会24次、行政办公会5次。三是做好风险评估提升决策科学化。对双龙西路片区(二期)、双龙东路片区、龙顺街片区、龙旺片区二期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重大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备案,为行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落实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
一是充实执法力量。围绕“执法规范化、协调机制化、监督常态化、培训标准化”要求,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法律学习培训,2024年新增1名工作人员取得行政执法证,街道现通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的人员已达24人,持证执法人员共有5人,较大充实了行政执法队伍储备力量。二是落实普法责任制。“谁执法谁普法”,在执法过程中做好普法工作,把普法宣传渗透到执法办案的全过程。2024年,街道共对320家商店、企业进行了行政检查,并将普法宣传渗透到办案的全过程,推进法治思维和观念深入商家内心。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通过文明执法促进对群众的深度普法,以鲜活的案例和扎实的普法工作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形成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领导及科室检查160次,排查整改隐患1044条,动态更新各领域监管台账16本,开展行政检查4313次,检查对象1495家,实施行政处罚19次,罚款总金额0.55万元。开展KTV、群租房、民宿、消防通道堵塞等联合检查执法19次,聘请安全检查专家服务35次,开展各类应急演练68场,辖区安全基础有效提升。同时,通过广泛普法促进文明执法,并在普法过程中推动执法力量规范化,对可能发生纠纷的事件重点关注,其中包括在北碚区复兴街道滑坡点影响方家山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隐患上积极加入执法力量积极防控及整治。2024年,街道执法队伍在执法过程中未出现违法执法、简单执法、粗暴执法、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等突出问题。三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制定《双龙湖街道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对执法主体、目标、任务、内容、责任都做了具体规定,并把其中的执法内容及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应科室;与区应急管理局、区消防救援支队等签订《行政执法委托书》,开展执法工作,委托执法事项包含违章建筑拆除、安全生产执法、卫生计生执法等31项。未出现乱委托、假委托、违法委托等问题;创新性利用“执法+监督”系统进行规范性执法。
(六)健全监督制约体系,确保行政权力运行规范透明高效情况
一是把廉政建设贯穿始终。在法律学习上,一年来,街道开展了“天天806、法纪一起学”202期、小测试47期,做到了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常讲,正风肃纪、监督审核长抓;在问题整改上,2024年,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的问题,办理主办案件2件、协办案件4件。二是把督查工作规范运用。规范督查工作,坚持依法督查。2024年街道全面开展对各科室的督查,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有序开展对街道执法队伍的督查,优化督查方式,奖惩并举,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在对社区工作“形式化”问题的处理上,强化督查的结果运用,推动社区干群关系持续改善和深入。三是把信息公开落到实处。加强群众对政务公开等相关法规、制度认知的宣传,认真办理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理的信息需求,同时处理好应诉和行政复议。2024年,街道办理依法申请公开18件,应诉9次,无行政复议。
(七)依法高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社会治理法治化格局情况
一是抓网格,排查触角延伸到位。健全“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排联调矛盾纠纷机制,将矛盾纠纷排查触角延伸至网格,与日常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2024年全年排查矛盾纠纷6464条,化解6455条,化解率99.81%,确保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到位;二是抓联调,矛盾纠纷调解到位。充分利用中心警务室、法律超市、“不要烦”工作室等载体,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社区民警、律师、人民调解员进社区,扩大调解覆盖面,做到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调联动”,街道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20个,人民调解员134人,专职人民调解员2人,调解员均持证上岗。“法律服务工作站律师周三见,村居工作室月月见”,全年接受群众现场法律咨询700余人次,提供线上法律咨询901人次。三是抓沟通,重大矛盾纠纷解决到位。积极推进保交楼风险防控化解,搭建“业主+开发商+专班”的沟通平台,助推企业多渠道筹措资金完成保交楼;积极协调双凤棉织厂资产分配、中央公园东小区学区划分等各类群体性问题10余次;线上线下配合推进宣传,缓步构筑反诈屏障,全年发案数同比下降25.86%;市级挂牌重点人员初步转化成功。四是抓下访,源头治理防范到位。班子成员轮流在群众接待大厅开展接访工作,并定期和驻居干部到联系社区走访,领导干部接访群众300余次,成功劝返进京人员17人次,办理来信来访37件,网上信访155件,最大程度推动群众诉求在街道内得到有效解决。
二、2024年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街道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带头学法守法,强化法治教育,树牢法治理念。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新要求,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和法定程序开展各项工作,带头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依法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二是强化责任,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督促街道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机关干部、社区干部依法办事,不得违规干预司法活动。三是抓好队伍建设,健全考核机制。坚持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培养,建立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法治氛围。四是处理好应诉工作。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2024年共应诉9次。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普法宣传质效有待提升
2024年虽开展了大量普法宣传工作,但基本是依赖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传统线下普法载体,宣传形式及达到的效果还有差距。如全民反诈方面,虽然进行了广泛宣传,但仍存在部分群众上当受骗的情况。
(二)基层执法力量薄弱
我街道辖区内户籍人口6.4万人、常住人口10.8万人,委托执法事项包含违章建筑拆除、安全生产执法、卫生计生执法等31项,现有执法力量明显不足。同时,由于执法范围涉及较广,执法人员对各行各类执法工作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来支撑执法。
(三)矛盾纠纷较为复杂
双龙湖街道地处渝北老城区中心,老城区基础设施薄弱,虽每年投入资金逐渐改造,但问题仍难根治,物业矛盾较为突出;街道征地拆迁多年,各类遗留问题多,处置难度较大;受老城区建设影响,背街小巷管理难、停车难问题较为突出,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举措
(一)丰富普法宣传形式,扩大法治宣传受众面
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做好“进圈入群”工作,把与居民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宣传重点,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依托“6.26”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节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民法治意识,同时抓好社会青年、流动人口和其他特殊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
(二)加强执法业务培训,抓好综合执法部门联动
邀请区级职能部门加强相关执法业务培训,确保执法人员掌握行政执法涉及的法律法规及授权事项,在履职过程中守底线、不出错。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机制,明确行政执法办和综合执法大队的行政执法科室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统筹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三)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继续落实好“三减一增”服务措施。做好全程代办通办服务、预约上门服务、错时服务等网上政务服务工作,进一步实现便民利民惠民的目标。二是认真落实“四下基层”、“三服务”机制。积极搭建居民、企业交流沟通平台,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三是抓好项目建设。重点抓好老旧小区改造、社区阵地建设、便民利民场所打造,更好的服务于民。
(四)努力深化基层治理,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一是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排查,提升各层级防范化解能力。强化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运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系统,建立“化解+维稳”专班工作机制,着力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取得新实效。充分发挥街道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作用,发挥“不要烦”工作室、“老板凳”工作室等品牌效能,拓宽矛盾化解渠道,使矛盾纠纷能及时“预防十化解”,防止民间纠纷转化升级,柔性化解群众矛盾。二是夯实平安建设,确保辖区社会稳定。依托平安驿站,加强一二三支路等重点地区的联巡联防联控。针对案件高发区,联合双龙派出所有针对性布置警力,提升居民安全感。依托“莎姐工作站”,与各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做实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网络素养教育等,增强未成年人危险识别能力。持续用力,抓好全民反诈,全力做好日常宣传,预警处置,追赃挽损等各个环节工作。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无。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双龙湖街道办事处
202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