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709370543X/2025-00049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双凤桥街道
-
- [ 生成日期 ]
- 2025-06-17
- [ 发布日期 ]
- 2025-06-18
关于2025年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第二批)预算项目安排计划的公示
重庆市渝北区民族宗教委
重庆市渝北区乡村振兴局
关于2025年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第二批)预算项目安排计划的公示
根据近期市财政局、市民族宗教委下达我区2025年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第二批)预算的有关文件,结合我区实际,区民族宗教委会同区财政局、区乡村振兴局认真研究,拟将下达我区的2025年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第二批)预算20万元用于双凤桥街道兴旺村2025年度入户便道建设项目,并报经区人民政府审批通过。现将2025年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第二批)预算安排计划予以公示。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可通过来电、传真等形式反映。
政务服务热线:12345;区财政局:023-67137680;区乡村振兴局:023-88792975;区民族宗教委:023-67819979;区纪委监委驻区委统战部(区民族宗教委)纪检组电话:023-67815665。
重庆市渝北区乡村振兴局 重庆市渝北区民族宗教委
2025年6月17日
(渝北民宗〔2025〕1号)
重庆市渝北区民族宗教委
关于同意实施双凤桥街道兴旺村2025年度入户便道建设项目的复函
双凤桥街道办事处:
根据市财政局、市民族宗教委《关于下达2025年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渝财行政〔2025〕20号)和《重庆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和项目申报等情况,经区民族宗教委认真研究,同时征求市、区有关部门意见,同意将2025年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第二批)预算20万元用于双凤桥街道兴旺村2025年度入户便道建设项目,并就资金使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资金项目安排计划
本次下达我区的2025年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第二批)预算20万元,为中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资金。具体安排计划如下:
双凤桥街道兴旺村2025年度入户便道建设项目20万元(中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资金)。(责任单位:双凤桥街道办事处;实施单位:双凤桥街道办事处)
二、加强资金项目监管
(一)加强资金监管。此次下达的中央资金要列入转移支付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范围,区财政局要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保持“追踪”标识不变。区民族宗教委要会同区财政局、区乡村振兴局和属地街道加强项目资金的日常监管,不得擅自停工或变更项目建设内容,并科学组织实施,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严格打表推进。双凤桥街道办事处要加强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科学合理组织实施,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内容,如需调整,须经区民族宗教委、区乡村振兴局等同意后,方可变更。同时加快项目施工,倒排工期、加快进度,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等管理,务必于2025年10月30日前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三)强化公告公示。牢固树立衔接资金“高压线”的意识,严禁挪作他用,并严格按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关要求,做到“专人管”、“专账记”、“专卷存”。资金项目应严格按照《关于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实施办法》(渝委农办〔2021〕31号),做好镇街、村居两级年度资金项目计划和完成情况、项目实施过程等公示。
(四)做好资产管护。双凤桥街道办事处要严格按照《渝北区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办法》(渝北乡振发〔2021〕13号),对衔接资金项目形成的资产,按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进行分类,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进行确权登记,同时明确管护主体,规范后续管护和运营。
附件: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兴旺村2025年度入户便道建设项目计划表
重庆市渝北区民族宗教委
2025年6月16日
附件
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兴旺村2025年度入户便道建设项目计划表
序号 |
镇别 |
项目名称 |
实施单位 |
主管 |
建设内容 |
绩效 |
资金 |
衔接资金 |
业主自筹资金 |
备注 | |||
衔接资金小计 |
中央 |
市级 |
区级 | ||||||||||
合计 |
|
|
|
|
40 |
20 |
20 |
0 |
0 |
20 |
| ||
1 |
双凤桥街道 |
双凤桥街道兴旺村2025年度入户便道建设项目 |
双凤桥街道办事处 |
区民族宗教委 |
新建7条共长约900米的入户便道(C30混凝土路面,宽3.5m,厚15cm),根据实际情况修建边沟、安装护栏。 |
完善兴旺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村民增产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项目直接惠及村民30户109人,其中少数民族11人。 |
40 |
20 |
20 |
0 |
0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