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洛碛:“三道加法”推动冬训走新更走心
为提高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自冬训活动全面开展以来,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多角度、多层次扎实推进,通过探索“冬训+”模式,促使学习触角不断延伸、学习阵地持续拓宽,激励党员干部学在一线、干在一线,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工作中去,推动党员教育走新更走心。
“冬训+云上宣讲” 让学习形式“活”起来
巧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依托“学习强国”、红岩网、重庆党员教育数字电视平台及微信群等载体,拓展学习渠道,做强指尖上的党员教育。
党员可随时在支部的微信群中发表体会和感言,交流心得,发布评论和跟帖,向党组织提出意见建议,切实做到学习不“掉线”,思想不“离线”。
此外,除了做好普遍性教育,还利用安全大检查、春节慰问等契机开展“送学上门”,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党员派送精神食粮,口传精神、沟通思想、交流意见,确保党员教育服务落至实处。
“冬训+实践活动” 让服务温度“暖”起来
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开展志愿服务,立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心亲民心,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政策落到实处、不留死角,镇村干部通过入户、网络、电话等方式,累计走访脱贫户、监测户和困难群众600人次,通过精准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到户到人帮扶资金22.9万元、开展消费扶贫177万元、稳岗就业53人,脱贫户、监测户和困难群众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长18%,让党员冬训有深度,实践活动有温度。
“冬训+产业发展” 让乡村振兴“跑”起来
坚持把“冬训学习”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聚焦群众“钱袋子”,多元化发展乡村振兴项目。
持续完善“1+16+N”集体经济发展格局,“一村一策”制定发展目标,2022年共计实施中央财政扶持、“一事一议”等涉农项目10个,涉及资金378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发展经营性年收入3109万元,经营性年收益800万元。
成功创建“怀林木耳”“亚太黄花”“白云蜂蜜”“红山榨菜”等特色农业品牌,推动“三社”融合提质增效,加快农业合作社、信用社、供销社“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此外,老君山村“慧养鸡”智慧养殖方案获评“2022年重庆数字乡村十佳示范案例”。
党员冬训工作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洛碛镇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冬训的精神内涵,灵活运用“冬训+”模式,从“理论武装”到“精神加餐”,再到“行动变现”,不断提升党员“冬训”的覆盖面和实用性,让冬训成为广大党员的“理论补给站”“党性淬炼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