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养老服务

    • [ 索引号 ]
    • 115001127958876282/2024-00032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龙塔街道 
    • [ 生成日期 ]
    • 2024-03-11 
    • [ 发布日期 ]
    • 2024-03-11 

重庆: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市老年人

重庆市民政局以“抓重点、强基本、提质量”为原则,以“走在西部前列”为目标,不断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权责清晰、保障适度、供给多元、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市老年人。九龙坡区、渝北区分别代表重庆市获得了2021年、2022年国务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督查激励,系西部地区唯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的省市;3个单位和5名养老工作者分别获得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称号。

重庆市坚持将社区居家养老作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柱,依照老年人实际需求,合理布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目前,已建成运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912个,初步形成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持续完善了服务功能,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35项基本社区服务,全市已设置助餐点1700余个、助浴点600余个、助医点1000余个,新增护理型床位7300余张,新增居家上门服务站点1300余个,建设运营社区老年食堂742家,社区居家基本养老服务每年惠及100万名城市老年人。推行“机构建中心带站点进家庭”可持续社会化运作模式,打造“中心带站”联合体216个,整合社区养老服务站2728个,推动形成街道社区“一网覆盖、一体服务”联网运营。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8万余户,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3500余张,实现了所有老年人“老有所安”。

据了解,重庆市持续推进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程,建成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60个、护理型床位8000余张,确保每个区县至少有1个失能集中照护机构。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升级改造乡镇敬老院529家、建成乡镇养老服务中心743个、设置村级互助养老点8000个,覆盖全面、功能完善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阵地正在形成。推行农村“四有五助”互助养老模式,依托原有农村幸福院、闲置农房等建设农村互助养老点,利用公益性岗位配备5000个“护老员”,实现每个村有“一个互助养老点”、有“一个人定岗服务”、有“一支志愿队伍”、有“一套结对帮扶机制”,开展集中助餐、流动助医、定点助乐、智慧助急、上门助养等五助服务。2023年累计提供服务80余万人次,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救助标准由2019年的每人每月754元提高到每人每月955元,年均增长6.7%;每年为6.24万名特困人员发放高龄失能补贴1.5亿元,为70余万名高龄老年人发放津贴6.3亿元。全市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参保750余万人,享受待遇2万余人。基本实现农村老年人“应助尽助”养老服务全覆盖。

据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全面落实建设补贴、税费减免政策,支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近三年来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199家、床位2.88万张,吸引社会力量投资52.2亿元,全市社会办养老机构达795家,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0%,平均入住率达到66.9%。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按照“宜公则公、宜民则民”的原则,支持万州、武隆、垫江等35个区县441家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公建民营改革试点,平均服务项目从13项增至46项。全面深化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制定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评选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88家、三叶级以上养老服务中心84家,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押金、保证金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养老机构安全规范运行。

近年来,重庆市陆续出台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增加人员编制,加大资金投入,市级和区县均将养老服务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市和区县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的占比分别超过60%和80%,加快推进数字养老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