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公共文化服务

    • [ 索引号 ]
    • 115001127958876282/2025-00284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龙塔街道 
    • [ 生成日期 ]
    • 2025-08-21 
    • [ 发布日期 ]
    • 2025-08-21 

洞外近40℃,洞内26℃!探酷暑下重庆防空洞背篓菜市

清晨,山城重庆刚刚苏醒。7点48分,红土地地铁站的10号线列车,带来了一群特别的“早班客”。

他们背着高高的竹背篓,大多是几十公里外石船镇的菜农。凌晨三四点,当天边还挂着星星,他们就已下到田间,摘下的蔬菜还带着清晨的露水。装满背篓,赶第一班轻轨进城卖菜。

目的地很明确:不远处的防空洞。每个周六的早晨8点,这里准时敞开大门,变成一个免费的“背篓菜市”。为了不再让菜农们奔波“打游击”,去年5月,当地政府和企业联手,把这个防空洞变成一个免费市场。洞内清凉,正好抵挡夏日的暑气。“外头37℃,洞内只有26℃。

一百多个小摊位,沿着地面清晰的黄线依次排开。不一会儿,吆喝声、问价声、家常的交谈声,就在洞子里轻轻回荡开来。这是周末早晨,藏在山城地下的烟火气。

一位卖藤藤菜的嬢嬢,一边整理摊位,一边熟络地聊着天。风吹日晒的痕迹留在脸上,但那份靠双手挣来的踏实和满足,让她的眼睛亮亮的。

为了让菜农们摆摊更舒心,提高高温天摆摊舒适度,防空洞所属辖区龙塔街道与公司特意在洞内增设了多个“水空调”降温,还备好免费粥、凉茶和应急药箱。

不到九点,不少菜农背篓已经见底。菜农们脸上挂着轻松的笑意,动作利落地收拾着。卖得顺利,心里就安稳。他们脚步不停——地里还有明天的希望,等着他们回去张罗。

这已经是记者第5次探访“背篓专线”,每次都有新发现。清凉的防空洞,还有不断配套延伸的服务,它们默默连接着乡村的晨露与城市的炊烟。背篓里装着的,不只是新鲜的蔬菜,更是菜农们沉甸甸的期盼,市民们买到“土货”的欣喜,还有那份在城市角落里悄然流动的、质朴的温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