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公共法律服务

    • [ 索引号 ]
    • 115001127958876282/2022-00010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公安、安全、司法、法制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龙塔街道 
    • [ 生成日期 ]
    • 2022-01-13 
    • [ 发布日期 ]
    • 2022-01-13 

龙塔街道天平工作室2021年度工作


一、穿好普法绣花针,缝好法治新衣裳。

天平工作室于年初在街道领导小组的牵头下做出本年普法规划,细化每月工作安排,切实保障整年法治实效。工作室抓住三月“综治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契机,在小区门口、紫荆商业广场等“摆地摊”,积极开展《宪法》、《民法典》以及《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普法活动,送法律进到家家户户。同时,参与街道组织的由应急、规建、社保、平安办等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大型普法宣传活动,发放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会保障等相关法治宣传资料。2021年,天平工作室成功调解疑难纠纷22起,受理咨询案件286件,其中化解“访调对接”案件1起,接待群众两百余人次;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从2021年4月初推出轻松学法,每日一‘典’民法典宣传活动,现已编辑相关案例近200个,每日通过社区网格微信群进行宣传,群众接受度高。

二、直击群众痛难点,“五见”机制见成效。

为了更好地向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深化“平安建设”与“法治建设”,天平工作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天平工作室协同重庆市一中院、渝北区人大、重庆市公证处、辖区派出所、轩正律师事务所等参与调解,形成人大代表“月月见”,公证人员“周周见”,退休法官“天天见”,镇街律师“周三见”,调解能手“入户见”的“五见”创新工作机制,合力保障人民调解工作成效。

退休法官轮流在坐班,群众可到工作室当面咨询,也可以通过12348法网线上“下单”,退休法官线上答疑解惑,亦或根据“网上订单”预约时间上门调处纠纷;龙塔街道为完善法律服务团队,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专业律师提供专业服务,让群众不花一分钱就可以获得律师专业意见及起诉书、答辩状等法律文书;利用街道综治中心数据,整合辖区内的网格员、志愿者等,让有能力有精力有热情的网格员、志愿者参与纠纷化解,采纳群众意见,丰富调解形式,保证调解公平。自2018年以来,帮助辖区群众两千余人次。

三、摸排线索早预防,实时备岗解难题

天平工作室坚持“预防在前、调解在早、处理在小”工作思路,每月将辖区派出所报警、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居民信箱中的各类重点矛盾分析研判。通过邀请座谈和上门走访的方式,分类梳理矛盾源头和潜在隐患,提前预警,重点解决,将矛盾化解于未然。摸排出的线索例如受疫情影响产生的一系列租赁纠纷(酒店、民宿要求减免租金,因房产中介公司跑路致房屋所有人与出租人之间产生的纠纷)、天然居的车库分配管理问题以及长安丽都、吉安园小区中存在的物业纠纷(包括业委会的筹备成立、业委会与物管公司之间、业委会与业主之间的纠纷)。2021年,天平工作室为街道及各社区出具了法律意见书3份,参加纠纷调处会议20余次。

工作室广泛运用并推广重庆12348法网以及重庆人民调解APP,灵活引进“大牛”法律机器人,建立“调解”微信群进行线上预约、咨询,实现“智慧司法24小时不打烊”,打通了居民家与工作室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基本保持自2018年以来,社区矛盾纠纷类的投诉量每年下降25%以上的记录,基本上做到了矛盾不出社区,纠纷就地化解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