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剪纸、传非遗、迎新年,非遗活态传承,尽显文化“年味”
春节回家过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风俗,是难以割舍的浓烈情怀。然而,当前疫情尚未彻底结束,回兴街道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关于在“家”过年的倡议,倡导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企业务工人员就地过年。
为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发掘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造和推广剪爱剪纸艺术品牌,同时也让就地过年的外地务工人感受到回兴“大家庭”的温暖。1月28日下午,回兴街道组织开展“学剪纸·传非遗·迎新年”民俗活动,邀请辖区部分企业员工以及外地务工人员一同体验剪纸的魅力。
临近春节,年味越来越浓,火红的剪纸不但烘托节日氛围更能传递民俗文化。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国家双师二级技师(剪纸)、剪纸民间工艺大师、渝北区剪爱剪纸非遗传承人彭茂琳老师为大家授课。
彭茂琳老师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的同时,对剪纸文化和技巧进行了现场科普和传授,并现场展示剪纸的过程,寥寥数剪,就剪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图案。大家紧跟节奏,专心听讲,积极动手,相互交流探讨。在大家的巧手耕耘下,一张张各具特色的剪纸作品呈现在我们眼前。
家乡在河南的娃哈哈企业员工祝女士今天显得十分开心:“这是我自己剪的‘囍’字,还不错吧?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不仅了解了许多关于剪纸的知识,还能亲手剪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收获很大。今年过年虽然不能回家,但我可以把自己剪的东西贴在家里,看着就喜庆。”
除了剪纸,本次活动还设置了猜灯谜、送春联等环节,现场笑声此起彼伏,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充斥着浓浓的年味。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大家在与“非遗”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充分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艺术创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虽然过年不能回“小家”,但在回兴这个“大家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