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动态要闻

渝北区引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5-05-16

在当前劳动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的背景下,企业用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问题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为贯彻落实全市“满天星”行动计划,加快形成“楼宇用起来、人气聚起来、产业兴起来的发展态势”,《创意大讲堂》46期特邀渝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能制造科副科长:宋磊,为大家讲解“渝北区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本次活动科技型企业、文化传媒企业、工程技术、无人机低空防御等累计30名企业代表参与这场专业知识对话,共同学习、探讨,帮助企业更好了解渝北区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措施。

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

(一)鼓励产业生态集聚。鼓励楼宇运营主体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生态,出台租金减免、装修补贴等方面招商激励政策,建设重点软件产业楼宇。

(二)支持企业壮大规模。对首次入统的规模以上软件企业分两年共给予15万元奖励;对经认定年营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1亿元、5亿元、10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及以上的企业,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鼓励企业创先争优。对首次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榜单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四)支持软件业务独立运营。鼓励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剥离软件业务成立独立法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

(五)支持企业提档升级。对首次获得“双软”评估的企业,根据企业评估费用,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一次性奖励。

(六)支持软件产品能力提升。鼓励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在工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产品。

(七)支持创新应用示范。鼓励企业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各类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等领域,遴选不超过10个带动作用明显、市场前景广阔、创新效应显著的特色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按不超过项目总投入(扣除财政投入)的30%予以补贴,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八)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结合渝北区临空英才政策,在资金奖励、落户购房、子女入学、社保医疗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软件人才集聚存量楼宇开展创新创业。

(九)支持研发平台建设。支持软件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联合研发基地(中心)、科普基地、开源社区等创新平台。

(十)加大企业金融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区内国有资本牵引作用,设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引导基金,提供精准化股权投资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升级贷、创业担保贷等资金方面支持;鼓励各类市场运营主体创立产业基金。

具体政策有关事项

(一)该专项资金采用总额控制、统筹平衡安排的原则使用,不超出年度预算资金总额。

(二)企业(除获得市级及以上相关资质、奖励、认定的企业外)年度享受区级财政支出的政策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企业当年度区级综合贡献总额。获得资金支持的,自行承担相应涉税支出。

(三)本措施与渝北区其它政策(含一事一议)交叉重叠,企业可择优申报,但不能重复享受,国家和重庆市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世界500强、国内100强、行业领先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及来区设立开源生态的新注册企业,可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政策支持。

(五)政策适用对象主营业务范围应至少包括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汽车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新兴技术软件等重点领域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之一的内容;培训机构、楼宇运营主体等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申请适用相关政策的,应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加大创新和融合力度

渝北区还将优化行业服务体系,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企业运营成本。通过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集成政策咨询、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正如渝北区政府所强调的,“创新是灵魂,质量是生命”,渝北区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准备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渝北区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将更加宽广,其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的影响力也将日益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