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其他公文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574372Q/2023-00036 
    • [ 发文字号 ]
    • 渝北汛办【2023】2号 
    • [ 主题分类 ]
    • 应急管理 
    • [ 体裁分类 ]
    • 防灾减灾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应急局 
    • [ 生成日期 ]
    • 2023-04-18 
    • [ 发布日期 ]
    • 2023-04-18 

重庆市渝北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市委主要领导调研调度要求扎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2023年4月4日,市委书记袁家军前往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调研调度防汛备汛工作,他强调,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完善指挥体系,做好风险点规范化管理,提升基础能力和基层治理水平,强化数字赋能,牢牢掌握安全主动权,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坚决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用扎实工作把灾害风险控制在最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袁家军指出,防汛抗旱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我们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按照更高的标准、更严密的组织、更高效的协同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始终把握工作主动权,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和影响,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袁家军强调,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要完善指挥体系。以“防风险”为核心,把“防”的工作做充分,市、区县、乡镇(街道)各级都要围绕这一点做文章,抓好风险走势研判、预测预警预报、应急举措落实和闭环管控等工作,强化部门横向和各级纵向协同,确保人员提前转移、力量提前配置、设施提前部署。针对灾害预防、应急应对和灾后重建等不同阶段,细化工作任务,突出清单化落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到位。要抓好风险点规范化管理。把风险清单作为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关键抓手,聚焦风险区域人员、地质灾害隐患点、大流域雨情水情、小流域山洪、城市内涝、关键基础设施、水岸堤坝、交通、建设工地和重要企业等,提前着手、细而又细摸清找准风险隐患,实现跨区域、跨部门协同,确保管控到村到户到人到具体点位。要加强基础能力。加快强弱项、补短板,升级优化水旱灾防御工程,加快现代化水网建设,提升防洪护岸综合治理水平,建强排涝设施,提升管理和维护水平。科学有序做好人员转移,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出台政策,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留死角盲区。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持党建统领,构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发挥乡镇街道主体作用,提升网格员服务能力,把风险防控作为基础性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增强工作实效。要持续强化数字赋能。突出实战实效,依靠数字化提升防汛抗旱能力,把方案做细、场景做透、风险点落细,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多跨协同、整体智治。

为深入贯彻落实袁家军书记调研调度全市防汛备汛工作讲话要求,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和影响,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请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一、树牢底线思维。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多发,发生时间、地点、后果都打破常规,意想不到。各镇街各部门要树牢底线思维,以“工作主不主动看是否在事项之内,管理成不成熟看是否在意料之中”为标准,做实做细防汛备汛各项工作,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各专业救援队伍要立足打大仗、硬仗,攻坚克难,解决一般救援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针对性补充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设施、装备,针对性开展实训实演实练。

二、高位推动部署。各镇街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按照更高的标准、更严密的组织、更高效的协同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专题研究防汛抗旱工作,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牢牢守住安全底线。镇街要建立党政领导防汛抗旱工作履职台账,至少提请党(工)委研究1次防汛抗旱工作,召开1次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各部门至少召开1次会议部署行业范围内的防汛抗旱工作。

三、责任落地落细。严格执行汛期党政领导“双值班”制度及“分片包干责任制”,上榜公示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制定党政领导和水库、堤防等重要设施“三个责任人”防汛抗旱工作职责清单和履职台账。针对灾害预防、应急应对和灾后重建等不同阶段,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清单化推动落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到位。水库、电站、供水、排水、航闸、港航等设施管理单位要制定“两单两卡”(岗位风险清单、职责清单、操作卡、应急处置卡),落实“一线岗位责任制”。

四、夯实防御基础。要强化防汛抗旱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强弱项、补短板,从短期来讲要尽快完成在建应急抗旱、水毁修复、除险加固等工程,加快实施年度水源工程、河道整治、易涝点整治、地灾排危、避险搬迁等项目。从长远来讲要系统谋划,按照应对百年一遇的标准,升级优化水旱灾防御工程,加快现代化水网建设,提升防洪护岸综合治理水平,建强排涝设施,提升管理和维护水平,改善防汛抗旱基本面。要科学有序做好危险区域人员搬迁转移,明确措施政策,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留死角盲区,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五、加强风险管控。充分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聚焦风险区域人员、地质灾害隐患点、大流域雨情水情、小流域山洪、城市内涝、关键基础设施、水岸堤坝、交通、建设工地和重要企业等提前着手全面排查,细而又细摸清找准风险隐患,纳入“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问题清单”。要把风险清单作为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关键抓手,实行动态监管、限期完成整改,整改到位前要继续落实好行之有效的责任体系、工作机制和措施办法,确保管控到村到户到人到具体点位。

六、完善体系机制。各镇街和有关部门都要建立完善的以“防风险”为核心的组织指挥体系,强化部门横向和各级纵向协同,围绕风险走势研判、预测预警预报、应急举措落实和闭环管控等关键环节,构建全流程“人防、物防、技防+工程防御”体系,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最大限度消解风险于未然、化解隐患于灾前。要研究风险特点、掌握固有规律,进一步健全防汛救灾分片包干、“1+7+N”会商研判、临灾预警“叫应”、预警响应联动等工作机制,确保人员提前转移、力量提前预配、设施提前部署。遭遇极端暴雨要果断启动停学、停工、停业、停运、停游、停航“熔断”机制,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

七、强化联防联动。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加强与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实时共享,加密监测站点建设,提升监测覆盖面和精准度,畅通上级和流域相关气象、水文测报单位联络渠道,即时获取关联气象、水文信息,提高区内小流域预测预报能力。要以流域为单位建立完善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做到信息互通、工程联调、应急联动,要整合毗邻地区装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常态化开展训练、演练,协同高效应对跨流域、跨区域洪旱灾害。

八、坚持党建统领。坚持党建统领,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契机,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以有机构、有人员、有条件、有能力、有规则“五有”目标,推动镇街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构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以风险防控为基础工作,层层压实责任,细化预案方案,强化督导考核,发挥镇街主体作用和指挥能力,增强工作实效。以业务培训、驻点指导、实战演练为手段,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网格员队伍,提升基层网格员服务能力。

九、数字赋能智治。持续强化数字赋能,依靠数字化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将实时数据、历史灾情、实地调查、实景建模等基础数据转化为数字模型,迭代升级应急指挥中心,要按照“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理念,采取“一网统管、全区共用、数据共享”的模式,力争“一屏观全域、一网联全区、一脑统全局”,突出实战实效,立足极端情况构建灾害场景,进一步细化风险点位、优化预案方案,推动应急、气象、水利、住房城乡建设、规划自然资源等部门多跨协同、整体智治。

            重庆市渝北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023年4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