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574372Q/2023-00136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应急函﹝2022﹞29号
-
- [ 主题分类 ]
- 应急管理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应急局
-
- [ 生成日期 ]
- 2022-05-09
- [ 发布日期 ]
- 2022-05-09
重庆市渝北区应急管理局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第327号提案的复函
农工党渝北区委会:
非常感谢贵党派对渝北区镇街应急处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贵党派提出的《关于提升镇街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议》(第327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先后深入到22个镇街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并组织专题研究讨论,制定措施,进一步加强镇街应急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镇街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安排部署,以“全灾种、大应急”为目标,以镇街基层应急管理为重点,加快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灾害事故防治救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一是完善行政管理体系。区级层面成立区应急局,各镇街设立应急办,村(社区)设置应急管理专兼职干部,明确网格员职责。同时,根据区安委办、区减灾办《关于印发渝北区镇街和区属国有公司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履职清单的通知》相关要求,细化做实镇街应急管理履职责任清单,及时明确新兴行业、领域和业态安全监管职责,进一步厘清生产安全和自然灾害责任边界和职能交叉。二是健全组织指挥体系。调整充实安委会,将区政府安委会调整为区安委会,下设道路交通、建设施工、消防等10个专项委员会。设立区减灾委,下设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地震地质、气象灾害防御等4个专项指挥部。镇街调整安委会,成立减灾委(简称“两委”),由镇街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健全应急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形成包括监测预警、值班调度、处置救援3个方面和研判预警、现场处置、调查评估等8项制度的“3+8”大应急制度架构。三是建强应急救援队伍。22个镇街均建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总人数569人,成为镇街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172个社区建成基层应急救援站,人员共计1046人。充分调动全区120名民兵力量,通过共建、共训等形式,实现军地联合,更好发挥军地协作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全区在村(社区)层面,划分为1647个基础网格,均配备网格员,发挥排查发现、劝阻报告、宣传教育等作用,把应急管理力量延伸到末梢终端。四是科学编制应急预案。已初步构建1个综合应急预案,21个专项应急预案,22个镇街综合应急预案,89个部门应急预案,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风险源(隐患点)“一对一”应急预案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五是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建成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各镇街设立应急预警工作站。建设森林防火隔离带、进山道路等重点工程,设置直升机应急起降点11处和应急取水点33处,建成(区级)短期应急避难场所6个、(镇街)暂时应急避难场所62个。建成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3个、镇街救灾物资储备库22个。采取签订保供协议、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储备专业特种应急救援物资装备,保障急时所需。
虽然镇街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但是,我区应急管理还存在机制制度运行不够顺畅、应急预案实用性不足、应急队伍救援能力不够专业、应急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
二、提升镇街应急处置能力的措施
我区安全生产行业领域事故风险点多面广,自然灾害防治基础较为薄弱,镇街基层应急处理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灾害事故应对的需求,为此,我区将从以下6个方面加强镇街应急管理工作,筑牢应急基础,进一步提升镇街应急救援能力。
(一)建强基层应急力量。对我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进行详细摸底,全面掌握队伍建设和管理现状,建立健全队伍管理、指挥调度、军地联合等机制制度,以常备应急队伍建设为核心,分类整合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形成集中统一、相互协作、运行高效的应急力量体系。开展专业化训练和实战化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锤炼队伍,提升应急演练实效、提高应急队伍抢险救援能力。
(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完成区、镇街、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重大风险源(隐患点)“一对一”应急预案的编修,加强上下级应急预案之间的衔接,严格执行预案编制论证评估和预案演练制度,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执行预案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完善地区和行业部门应急预案动态数据库,制作流程化、图表化预案简本,开展应急预案电子化工作。
(三)加强应急联动机制。按照区安委办《关于加强渝北片区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应急联动工作的通知》(渝北安委办〔2021〕45号),以22个镇街组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为主体,设置7个应急联动协作区,加强区域应急联动。指导镇街开展片区联动应急演练,制定片区联动综合应急预案,不断加强临近镇街的交流合作,形成信息互通和资源互补,大力推动镇街片区应急联动机制落地落实,提升队伍协同作战和联合处置能力。
(四)夯实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装备调拨协调机制,编制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和需求计划,形成应急物资装备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充实区、镇街两级物资库,加强应急车辆、监测设备配备,尤其要增加基层一线的装备配备。加强林火监测视频系统、防洪工程、应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已建成的水库、防火阻隔带、蓄水池等的日常管护,及时修复因灾受损的基础设施。
(五)提高应急信息化水平。以大数据为依托,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监测预警,打造“人防+技防”的双重保障。以信息平台为基础,配备功能强大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建立人员、物资、资源储备数据库,提升多部门、跨区域、军地间的指挥调度和联动响应能力,建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多方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形成救援统筹合力。
(六)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完善12350举报奖励制度,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五进”活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119全国消防日、“5.12”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建设全市最大的安全主题公园,开展全民安全和应急知识普及,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广大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联系人:蒋名源 67804066
重庆市渝北区应急管理局
202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