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574372Q/2024-00040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综合政务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应急局 
    • [ 生成日期 ]
    • 2024-05-09 
    • [ 发布日期 ]
    • 2024-05-11 

重庆市渝北区应急管理局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352号提案的复函

民建区工委:

非常感谢贵党派对渝北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贵党派提出的《关于社区网格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对策及建议》(第352号)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先后到镇街社区网格实地调研,并组织专题讨论,研究健全提升网格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体系建设情况

我区以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推动以“组织指挥、应急力量、应急预案、应急保障”为核心的四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从上向下延伸,加强社区网格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构建区、镇街、村社区、网格四级应急管理网络体系,形成大应急、多灾种、全流程工作格局。

(一)推动应急机构改革。一是高规格组建应急机构。2019年1月,组建区应急局,承接原区安监局安全监管、区政府办应急管理、区公安分局消防管理等11项相关职责。同年12月,在全市率先高规格组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2019年5月各镇街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村社区设立应急管理专兼职工作人员,网格员同时负责安全应急工作。二是配齐配强应急管理人员。区应急局配足编制,编制数89个。23个重点行业部门设置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00余人。各镇街应急办配备5-8名应急管理工作人员,村社区设置300余名应急管理专兼职干部、1000余名网格员。形成区、镇街和区级部门、村社区以及基层网格的“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体系。

(二)构建组织指挥体系。一是健全组织指挥机构。调整充实区安委会,由区长任主任;下设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建设施工等10个安全专项委员会,由分管副区长任主任。设立区减灾委,由区长任主任,下设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等5个专项指挥部,由分管副区长任指挥长。二是完善指挥运行机制。出台“两委五指”工作规则及成员职责,健全应急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形成包括监测预警、值班调度、处置救援3个方面和研判预警、现场处置、调查评估等8项制度的“3+8”大应急制度架构。三是畅通上下应急指挥。从区政府到部门、镇街,从镇街到村社、网格,从上到下形成反应迅速、上下畅通的应急指挥体系。网格负责网格内风险隐患排查报告,以及突发事件的报告和先期防控等工作。

(三)配齐配强应急力量。一是建强战斗队伍。改革区消防救援支队,目前共298人,是全区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率先在全市成立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实行高标准招聘、严要求训练、准军事化管理,现有队员40人。建成15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其中与5支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署应急救援合作协议。二是健全镇街应急队伍。22个镇街建成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队员达569人,10个镇建立专职消防队(队),建成基层应急救援站173个。三是组建专家队伍。建成涉及14个行业领域共201人的区级应急管理专家组,建立专家全程参与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的决策咨询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参谋、智囊作用。

(四)强化应急预案及演练。一是科学编制应急预案,形成了包括综合应急预案、区级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镇街综合和专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和重大风险源(隐患点)的区-镇街-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四级应急预案体系。二是提高预案编制质量。按照“简化、实化、流程化、图表化”的要求,区级部门、镇街、村社区制定应急预案简本和简表,明确应急处置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三是强化预案演练。加强情景构建、实战演练,各重点领域每年至少开展1次专项演练,各镇街每年至少开展2次综合应急演练,村社区、网格根据应急需要开展专项应急演练。

(五)完善应急保障。一是强化物资装备保障。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装备,制定全区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和管理办法,形成区-行业部门-镇街-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四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二是建成应急指挥平台。建成22个镇街工作站和15个部门分中心组成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灾害性天气过程自动报警、全流程监控、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预警性信息能一键发布到网格员和重点人群。三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全部安装防护栏,选定应急救援直升机起降点11处,应急取水点33处。建成碧津公园、黄桷坪体育公园等区级短期应急避难场所6个和镇街暂时应急避难场所62个,各村社区利用广场、公园建设临时避灾点。

(六)全面深入开展应急宣传。近年来,在全区扎实开展安全宣传“五进”【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工作,强化安全知识普及。先后打造了进企业宣传点10余个,譬如长安五工厂、重庆科勒发动机有限公司、泰山电缆等;进农村宣传点10余个,如木耳金刚村、石船镇石壁村、统景镇江口渔村等;进社区宣传点10余个,如回兴街道科桐路社区、龙塔街道鲁能西路社区、两路街道双北街社区等;进学校宣传点10余个,如中央公园小学、金鹏实验小学等;进家庭宣传点10余个,如仙桃街道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睦邻路社区等。为打通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贴近邻里抓知识普及,在仙桃街道睦邻路社区打造安全宣传阵地“安全之家”,阵地就布局在小区内,设交通安全、居家安全、防灾减灾、电梯安全、消防安全、高空抛物和装修安全等安全知识科普项目,每天安排社区党员、志愿者等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居民提供免费讲解,极大地方便了邻里之间安全知识普及和推广。

我区从区政府、镇街部门到村社区、网格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完善,仍然存在安全应急体系,特别是社区网格安全应急管理职责不够明确,网格员应急能力不够强,网格应急队伍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为更好加强社区网格在前端的安全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员“前哨”“探头”等作用,下一步,我区将强化以下工作措施强力推进从上而下的网络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一)全面融入基层智治体系。将辖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消防等工作纳入镇街、村社区、网格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研究制定和推动落实重大举措,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考核奖惩,组织开展事故灾害应急处置。将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力量全面整合到平安法治板块,进一步明确网格和网格员应急管理职责,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二)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基层网格严格落实全市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机构有关规定,加强人员岗位管理,配齐配强应急管理岗位人员力量。人口数量多、经济规模大、事故灾害风险高的网格可适当统筹增加工作力量。

(三)加强救援队伍建设。镇(街道)、各类功能区依托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其他应急力量建立不少于15、1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村(社区)、网格设立专兼职自然灾害信息员、群测群防员。鼓励重点镇(街道)和有条件的地方设置或跨区域联合成立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联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大支持帮扶力度,推动健康规范发展。

(四)加强网格队伍建设。严格落实网格员“6+1”任务清单,指导网格员做好排查重点场所、协处突发事件等工作。统筹现有的网格员、消防微型站人员、道路交通劝导员、山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水利管护人员、护林员等资源,提升清单化、规范化、闭环化水平,形成大安全大应急网格体系。

(五)提升监管执法能力。全面建立行政执法授权和委托机制,梳理镇(街道)法定和委托执法事项,明确执法程序,全面推行“互联网+执法”,提升基层单位执法水平。严格基层单位执法人员比例,具备应急管理执法资格的人员不低于应急管理专职人员的50%,执法人员每周至少开展1次应急管理执法。

(六)提升基层应急能力。按照分级负责原则,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实作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应急业务培训。区级层面组织基层单位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员开展应急培训,每年不少于5天,原则上每两年实现培训全覆盖。镇街应急办负责组织村(社区)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员和应急管理网格员的培训,每年不少于3天,原则上每年实现培训全覆盖,以提高基层特别网格员应急能力。

再次感谢贵党派对我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希望贵党派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应急管理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

区应急局联系人:蒋名源;联系电话:67585721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北区应急管理局

2024年5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