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530660N/2025-00313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公文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医保局 
    • [ 生成日期 ]
    • 2025-03-24 
    • [ 发布日期 ]
    • 2025-04-22 

重庆市渝北区医疗保障局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第376号提案的复函

渝北医保20259

重庆市渝北区医疗保障局

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第376

提案的复函

张力翔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区重度失能老人护理保障的建议(第376号)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建议我单位领导非常重视,并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现将涉及我局相关内容的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署,根据《重庆市医疗保障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实施意见》(渝医保发〔202163号),渝北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于202211日起启动实施。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将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范围,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优先保障其中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残疾人。20243月,全市长护险提质扩面,保障对象进一步扩展到中度失能人员。截至20252月底,我区有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5078人,其中重度失能人员4025人,中度失能人员1053人,为5078人次支付护理费4638.4万元。

二、相关建议回复

(一)居民医保纳入试点的问题

我市长期护理保险为市级统筹,市医保局综合考虑我市经济发展水平、资金筹集能力和保障需要等因素,试点阶段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起步。目前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方式为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为将其纳入长期护理保障范围,全市正在深入探索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尽量减少参保人负担及财政压力。相关问题我局已向市医保局进行反馈,并积极配合市医保局做好调研、测算工作,推动完善适合我市市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二)长期护理保险具体工作做法

一是强宣传,确保长护政策人人知晓

印制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宣传资料15万份,将政策宣传融入申办受理咨询过程,融入现场评估宣教过程,融入长护机构医患沟通过程融入村入户政策宣讲过程。制作长护险宣传视频1个,利用医保服务大厅、各镇街、社服务大厅、各失能评估机构、各长护护理机构的LED屏、“两微一端”等载体,对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将宣传融入日常,做到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二是强培训,确保业务服务优质高效

坚持常态化开展长护险政策及失能评估培训。定期组织3

失能评估机构确定的评估员、评估专家,集中开展失能评估工作培训,统一评估标准,规范评估流程。评估结果经镇街、村居双公示,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多次组织46家长护护理机构法人、经办人员,集中开展政策培训及廉政警示约谈会。确保长护险经办各环节的承办人做到“为民能办、政策能讲、责任能担”

三是强监管,确保护理服务切实到位

在深化长期护理保险险制度实施、强化服务监管的实践中,采用“上门+远程”互动回访机制,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监管体系,巡查内容包含服务质量考察、服务意见反馈。同时遵循“先聚集后零散、由近及远、病危多频”的精细管理策略,确保监管既全面覆盖又突出重点,有效提升了服务监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截至2024年底,每月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对已享受长护险待遇的人员进行巡查回访累计约1.3万人次,取消21人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对已开展服务的护理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和护理质量检查,对住院期间未开展服务或服务不达标的机构不予发放护理费用10万余元。

四是优服务,人性化服务暖人心

全面梳理申报受理、失能评估、公示和结论送达、待遇享受等流程,制作并发放《渝北区长期护理保险申领一次性告知单》,让群众对办理流程了然于心。并采取上门、短信、微信等多种服务方式相结合,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实际问题。采取上门指导的方式,解决护理机构工作中的困惑、疑点,为机构开展规范护理工作提供了有力帮助。

再次感谢您对医疗保障工作的支持、关心和厚爱。

此复函已经局主要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任何意见,请填写《答复函回执》,并于收到答复函后的20个工作日内,将回执邮寄、传真或拍照传给您所在联系组,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医疗保障局

                          2025324

(联系人:唐发丽联系电话:023-6780265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