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动态要闻

渝北区构建信访法治化一体循环机制 让群众“最多跑一地”

日期:2025-09-30

今年以来,渝北区信访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打造问题化解“双循环”,策动多级联动“齐发力”,下好信访法治“一盘棋”,让信访问题“一揽子”解决,让信访群众“最多跑一地”,实现全区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办理率100%,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96.85%,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

重心下沉,夯实基层治理“内循环”。工作中,区信访办夯实基层治理,做足事前预防,以落实“2+1”工作机制为抓手,即数据+网格+干部跑腿机制,定期分析信访数据成因,将镇街信访工作嵌入社会治理网格,让基层干部上门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以来,共受理办理群众信访事项5353件次,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67%,其中来信855件次、来访858件次、网上信访3640件次。信访事项按期受理率、办结率均为100%。同时,区信访办大力推广信访事项“访前调解”,推动人民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深度融合,把有权处理机关“一揽子”打包进调解网格,汇集“五老”人员和“新乡贤”力量参与矛盾化解。今年以来,区信访诉求调委会运用“先调后导”工作机制共接待群众72件次,84人次,受理纠纷调解59件次,调解成功10件。此外,区信访办夯实闭环机制,完善信访事项一次性办结机制,采取事前“三见面”,事后电话询问、视频接访等多种形式加强同信访人的沟通交流,将法治宣传、道德教化、关心关爱、帮扶救助贯穿始终,有温度地化解矛盾、定纷止争,促进案结事了,实现事心双解,截至目前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6.85%。

阵地延伸,构建信访工作“大循环”。通过构建发挥“三项机制”,区信访联席办每季度召开例会、各镇街每月召开例会,构建横向沟通、纵向指导信访工作格局,充分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化解各领域信访矛盾。今年以来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问题10余个,发出三项建议函6件,有效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积案。在以“减存控增,除险清患”工程为重点,落实区领导包案,持续加大信访突出问题化解力度的同时,实施“化解+稳控”专班工程,对信访突出问题开展攻坚化解,做到化解与管控并重,逐案消减矛盾纠纷。目前两批信访突出问题58件,均落实区领导包案,已化解15件,剩余43件案件正在有序推动化解中。此外,在构建长效“一专多能”方面,区信访办在全区范围内组建一支涵盖教育、医疗、公安、住建、人社、征地、金融等多领域信访调解能手,形成知识广、业务精、善交流的信访矛盾化解“智囊团”,着力开展突出领域信访事项化解工作,目前全区共有22个镇街人民调解组织,264个村居调委会,专职调解员90人,兼职调解员1707人,为信访工作“大循环”注入了强劲动能。

责任牵引,畅通矛盾化解“双循环”。据介绍,区信访办党政领导干部带头下访接访、包案化解、督查督办,从矛盾纾解到思想疏导,“一竿子”插到底。充分发挥“三项建议权”及时提出建议、督办到位,促进矛盾隐患及早及小纳入“循环”、妥善化解。今年以来,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群众8151件次,8151人次,办结率100%。明确包案领导责任、化解责任、督导责任,抓好梳理、化解、督查三个环节,属地、属事、信访三方协作,确保矛盾化解有力有效。区信访联席办紧盯疑难信访事项,提前介入指导,做到责任不“空档”、工作不“空转”。特殊敏感时期,每日对重点矛盾“日排查”,重点事项“日研判”重点人员“日调度”,妥善处置各类预警信息121条,消除进京扬言隐患60余件,调度重点事项87条,研判事项51次,实现了零进京扰序、零在京滞留、零个人极端、零舆情炒作的四个“零目标”。与此同时,区信访办通过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把任务清单、标准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交下去、落到底,拧紧“责任”链条,激发工作干劲,提升信访矛盾化解的实效。数据显示,今年区信访办梳理排查56件重点矛盾,实行ABC类重点矛盾闭环管理,其中15件突出矛盾已彻底化解,确保全区社会面大局平稳可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