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784XN/2025-00060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卫健〔2025〕54号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卫生健康委
-
- [ 生成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5-03-08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5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街,委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各民营医疗卫生机构:
现将《2025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3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5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渝北现代化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紧扣全市卫生健康“158”工作思路,坚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双向发力”,深化医改和数字健康“双轮驱动”,疾病防控、医防融合、“一老一小”、除险固安“四方协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一、坚持医防协同、关口前移,在加快打造“公共卫生综合防治引领区”上担使命、走前列
1.强化疫情防控能力建设。加强传染病多渠道监测预警,推进“社会·渝悦·疫智防控”传染病监测系统运用及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部署。完善机场口岸疾病联防联控机制,协同机场集团、海关等部门开展风险研判、预测预警及疫情处置,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定期监测城市及入境航空器污水,开展健康危险因素风险监测评估。(牵头科室:疾控科、信息统计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有关民营医疗机构)
2.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背囊化快速应急小分队和基层卫生应急骨干队伍建设,遴选优秀骨干人才充实队伍力量。优化完善各项卫生应急预案,分类分层级开展应急演练,持续提升实战能力水平。(牵头科室:办公室(安稳办);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3.提升健康素养水平。出台渝北区《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实施“体重管理年”行动,持续开展渝北健康之声直播活动,积极传播健康知识和理念,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38%。完善家庭医生团队网格化服务机制,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提升至85%,普通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提升至47%。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和管理机制,确保监测对象入户核实率、大病救治率、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牵头科室:健康促进中心、区红十字会办公室、疾控科、公卫科、公卫科(爱卫办);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4.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做实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全面推进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分色管理,规范《死亡医学证明》办理。强化登革热、流感、新冠等重点疾病监测,稳步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提升儿童免疫水平。推进从业人员电子健康证试点工作。抓好艾滋病、结核病防治攻坚,推动西南政法大学无结核校园创建,推广龙石片区老年人艾滋病综合防控经验,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30%以下,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46/10万以下。(牵头科室:疾控科、公卫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有关民营医疗机构)
5.提升职业健康服务能力。完善职业健康体检联盟,新增管家服务团队1个,帮扶中小微企业以及提供管家服务企业数不少于20家。实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扩面行动,推动10人及以上的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应报尽报”。(牵头科室:卫生监督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各有关企业)
6.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仙桃数据谷建设渝北区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打造“1+1+1平台”(即1个婴幼儿托育服务管理中心、1个托育服务示范中心和1个托育服务人才培训中心)。推动医育融合,建成投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托育园。定期对辖区托育机构提供婴幼儿照护全面健康服务,着力打造医育共同体。推进“家门口”社区托育网络建设,全区11个街道及茨竹镇、龙兴镇、木耳镇、玉峰山镇至少新建1所普惠性托育园,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牵头科室:人口家庭科,责任单位:各有关镇街、仙桃数据谷公司、委属各单位)
7.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深入开展2025年春季专项行动,严防发生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加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力度,报告患病率达3.41‰。为所有在册患者免费提供抗精神病药物,对无监护弱监护、服药依从性差且存在肇事肇祸风险的患者,推广使用长效针剂,确保患者规律服药、病情稳定,开展“精护”课堂,指导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责任。(牵头科室:公卫科,责任单位:各镇街、委属各单位)
8.强化妇幼健康管理。完善危重孕产妇预警及管理机制,做好危重孕产妇转诊、救治及早孕关爱行动等工作。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和“五色”分级管理,强化危重孕产妇管理、救治中心能力建设,定期开展多学科协作救治实战演练。强化出生缺陷干预,产前筛查率达90%以上。(牵头科室:公卫科、中医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有关民营医疗机构)
9.优化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服务。广泛开展老年健康宣传活动,推进老年医院建设,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立比例达85%以上,安宁疗护床位达40张以上,医养结合服务率达65%。免费为65岁以上提出申请的居家失能老人提供健康咨询、指导转诊转介等健康服务。持续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牵头科室:公卫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有关民营医疗机构)
10.切实做好红会工作。实施“提升公众急救能力”项目和“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强基工程,采购布局自动体外除颤器2台以上,救护培训3万人次以上,新增学校红十字会3—5个。全面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动员、造血干细胞入库招募、遗体器官捐献宣传登记,完成团体无偿献血1.4万U(1U=200ml)以上。(牵头科室:区红十字会办公室,责任单位:各镇街、委属各单位)
二、坚持科学规划、均衡布局,在加快打造“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核心区”上担使命、走前列
11.完善区域医疗卫生规划。开展“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编制“十五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投用新双凤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区第二人民医院扩建步伐,积极推动龙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区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控制在7.9张以内。(牵头科室:规财科、规财科(基建办)、中医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各民营医疗机构)
12.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筹备区人民医院“三甲”复评审和区中医院“三甲”中医院创建,深化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通过人才外出进修培养、与龙头医院共建科室等方式,力争创建市级重点学科(专科)1—3个。抓好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急诊急救“六大中心”建设,加强区内专病诊疗能力建设,创建区域专病诊疗中心1个。(牵头科室:中医科、人事科、行政审批科、办公室,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13.层层压实“三基三严”。引导鼓励医务人员外出进修,组织开展骨干医师培训、紧缺岗位转岗培训及儿科、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夯实医务人员基本功。常态化面向全区所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常见病及多发病处置能力提升培训,开设一系列夯基础、强实践、修内功的培训课程,全面提升医务人员诊疗服务能力。(牵头科室:中医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各民营医疗机构)
14.提升医疗质量水平。优化质控中心建设和管理,成立医疗质控管理中心,完善质控中心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估机制,加强“质控强基”工程建设,开展质控中心“强院、强科、强医”评价工作和质控惠民工作,并逐步探索AI质控工作,构建智能化质控平台。(牵头科室:中医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各民营医疗机构)
15.推动成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统筹加强跨省域医共体、便民惠民、医疗质量控制、学科专科建设、公共服务、监督执法等方面协同联动,推进成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联合邻水等地开展应急演练,邀请邻水专家参与各类培训、风险评估会等学习交流。(牵头科室:中医科、公卫科、疾控科、行政审批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16.落实《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首页基本内容(试行)》,推进“社会·渝悦·健康一生”务实应用。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65%以上。推进“社会·渝悦·家医有约”应用使用,全面落实“一人一档一签约”。(牵头科室:公卫科、信息统计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三、坚持守正创新、精业笃行,在加快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上担使命、走前列
17.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依托区中医院“两专科一中心”(急诊科、老年病科、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内涵建设,围绕“专病、专家、专药”打造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品牌专科,力争打造1个市级中医优势专科。推动区人民医院市级中西医协同科室建设,推进中医药服务下沉基层,1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建成“中医阁”。(牵头科室:中医科,责任单位:各医疗卫生机构)
18.强化中医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传统医学师承、传统医学确有专长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报名工作,强化非中医类医师“学堂在线”中成药应用线上培训,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参加市级“西学中”医师培训。(牵头科室:中医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19.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实施“新时代神农尝百草”行动,加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遴选推广中医“良方妙技”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西医协同优势技术。组织开展大型义诊、中医药文化集市巡回服务,积极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牵头科室:中医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四、坚持惟实励新、改革突破,在加快打造“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先行区”上担使命、走前列
20.深入推进改革试点。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组织卫生、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召开例会,协同解决重大问题。推进“法治医院”“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健康体检一件事”改革试点,协助有关部门推进“一件事”联办改革,积极争取更多改革试点。(牵头科室:行政审批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21.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落实《重庆市全面推动紧密型区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探索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学科共建、利益共享”,建立“县聘乡用”人员下派结束后长期弹性帮带关系,临床技术传承率达85%以上。在龙山、木耳等5个镇街推进“家医微诊室”建设,进一步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引导基层医疗机构抓实“四大部”建设,打造一批有特色、有成效的基层专科(学科),强化质控中心对“四大部”的督导和对新技术、新项目的质控管理。创建甲级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医院各1家。做实“乡聘村用”,夯实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牵头科室:行政审批科、中医科、公卫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22.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两个允许”,完善绩效分配办法,建立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技能价值的薪酬体系,不得单纯以医疗收入作为工作评价指标,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牵头科室:人事科、规财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23.创新医疗卫生监管。全面推行区县域基层药品联动管理机制,及时调整紧密型医共体内上下级衔接用药目录,建成区域处方前置审核中心。加强麻精药品采购、储存、调配、使用管理,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培训,做好抗菌药品目录备案,开展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和排名,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牵头科室:中医科、行政审批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24.抓好“8+6”民生实事。完成1.7万名城乡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开展“渝城助医”行动,推动解决“停车难”“道路堵”等问题。做好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完成好年度培训任务。为2000名初二年级在校女学生接种HPV疫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节假日、周末门诊延时服务。(牵头科室:规财科、疾控科、公卫科、规财科(基建办)、办公室(安稳办)、区红十字会办公室、中医科,责任单位:中医科、委属各单位)
五、坚持迭代升级、数智赋能,在加快打造“卫生健康数智治理样板区”上担使命、走前列
25.加强数字健康基本能力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信息系统上云,涵盖基本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系统、HIS系统、LIS系统和PACS等系统。完成“转诊一件事”应用开发设计方案编制、评审、招标、运行、系统更替,形成实战实效。做好第三批次医疗机构前置软件安装和集成部署。(牵头科室:信息统计科、公卫科、疾控科、中医科,责任单位:区卫生信息中心)
26.自主谋划数字化应用场景。试点谋划“三医协同”应用场景,运用人工智能探索AI诊疗,优化“重庆市渝北区老年康养中心智能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渝北区健康银行”小程序开发,推进“健康银行”“健康积分”全覆盖。做好“智慧急救”子场景“专业急救队伍管理”迭代升级。(牵头科室:信息统计科,责任单位:区卫生信息中心)
27.推广全市数字健康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广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医检互认、疫智防控、精神卫生、精神卫生、智慧急救、云医、健康一生等应用,并形成实战实效。(牵头科室:信息统计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六、坚持人才强医、科技创新,在加快打造“卫生健康人才科技创新集聚区”上担使命、走前列
28.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正高、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和副高以上实用紧缺人才;柔性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通过开展公招、校招等方式,招录一批硕士研究生。针对儿科、妇产科、麻醉、影像、口腔、中医药等紧缺岗位,加大招聘力度。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优化护理服务。扎实开展“市聘县用”“县聘乡用”,动员民营医疗机构积极参与,推动优质卫生人才下沉基层。(牵头科室:人事科、中医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有关民营医疗机构)
29.强化人才培育。分类分层级开展各类业务培训,积极培育一批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等领军人才。加强基层医疗人才培训力度,积极培育一批“小镇名医”。加大对人才队伍的关心关爱,积极搭建职业成长平台,避免人才流失。(牵头科室:人事科、中医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各民营医疗机构)
30.提升医学科技创新能力。组织举办学术会议和合作项目,力争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项,厅局级科研项目立项4-5项,创建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牵头科室:中医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各民营医疗机构)
七、坚持底线思维、除险固安,在加快打造“卫生资源战略储备承载区”上担使命、走前列
31.防范化解公立医院债务风险。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六项投入责任,强化收支运营管理,严控新增债务,妥善化解存量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经济运行风险底线。(牵头科室:规财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32.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加强医疗机构安防建设,落实好人防、物防、技防。督促医疗机构落实安全保卫主体责任,在医疗机构入口公布禁止携带进入医疗机构的物品目录,有序开展入院安检工作,对就诊(陪诊)人员及携带物品做到“应检尽检”。(牵头科室:办公室(安稳办)、中医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各民营医疗机构)
33.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优化信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从信访接待、矛盾排查、网络舆情、社情民意等多种渠道,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预防。对行动性、极端性问题及时启动预案,妥善处置。(牵头科室:办公室(安稳办)、中医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各民营医疗机构)
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34.完善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紧盯各项市委赛马比拼考核指标,定期召开赛马比拼调度会,全力争先进位。增强“八张问题清单”管控力,积极申报一批市级共性问题。谋划推动一批改革发展最佳实践案例,努力打造具有渝北辨识度的卫生健康成果。(牵头科室:办公室,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35.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化政治忠诚教育,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引导,用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纳入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范畴,推动学以致用。(牵头科室:办公室,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各民营医疗机构)
36.严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各类新媒体平台管理,严格对外发布信息“三审三校”。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推动线上线下“双网格”联动化解风险机制和“山城哨”建设工作落地见效。(牵头科室:办公室,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各民营医疗机构)
37.加强组织队伍建设。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规范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健全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制度。落实设备采购、基建项目、信息化建设等系列制度规范,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和公立医院巡查。实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示范党支部“双示范计划”,深化基层党支部“六化”建设。抓好党员发展,规范党费管理。严格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坚持鲜明的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推动干部选任能上能下。(牵头科室:办公室、中医科、规财科(基建办)、信息统计科、规财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
38.深化行业行风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用好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巩固巡视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入推进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规范医疗机构执业,严厉打击骗医骗保、大处方滥检查等行为,树立行业良好形象。(牵头科室:办公室、中医科,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各民营医疗机构)
39.深化清廉医院建设。创新打造清廉文化品牌,持续推进清廉科室、清廉医护、清廉示范岗评选,创建清廉医院建设最佳案例、优秀实践案例1—2个,引导系统干部职工弘扬清廉之风、厚植廉洁文化。(牵头科室:办公室,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