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784XN/2025-00101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卫健函〔2025〕102号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卫生健康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5-05-06
- [ 发布日期 ]
- 2025-05-12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250号提案的复函
农工党渝北区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高效服务渝北健康事业发展的建议》(提案250号)已收悉,首先感谢贵委对中医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意见我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作出批示,并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和布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区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工作,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一)聚焦学科发展。渝北区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特色专科1个(区中医院针灸科)、市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区中医院针灸科)、市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1个(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市级在建重点专科(区中医院肺病科,肛肠科、耳鼻喉科)推进有力;现建有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4个,2024年渝北区中医院成功创建市级治未病中心和市级康复中心,刘朝菊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赵碛生重庆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通过验收。
(二)着眼人才培养。一是择优引进招聘人才。2024年柔性引进国家级、市级名中医3人,完成1名高层次人才考核招聘、3名高级人才调动。二是培训进修有力有效。区中医院顺利成为重庆中医药学院教学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签署合作协议,打通向上人才进修培养绿色通道。2024年组织“西学中”培训26场次2000余人次,开展中医药类别国家继续教育讲座1场、市级继续教育讲座54场,培训6800余人。
(三)深化传承创新。一是2024年举办了为期2天的渝北区首届中医药健康夜市暨渝北区中医院第三届膏方文化节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融合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夜生活,解锁中医药“潮玩法”,为中医药知识传播打造了新平台。二是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组织中医药宣讲团队到区内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兴趣活动(制作香囊、草本贴画、演示八段锦等)17场次,培训学生2800余人次,以“讲”医药文化、“传”实用技能、“展”药理民俗,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三是开展渝北健康之声中医药直播35场,通过直播互动的形式,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影响力。四是深入挖掘区内传统中医药项目,“赵氏雷火灸”和“黄氏循经点穴火药酒疗法”入选重庆市第二批中医药良方妙技。
(四)强化中医药服务。一是丰富中医药服务手段。渝北区中医院开设600平方米的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开设中医综合治疗室17个。2024年开展中医诊疗技术61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32项,培育中医优势病种58种。二是强化中医药特色服务。挖掘整理特色中药疗法和传统中药加工方法,推广膏、丹、丸、散,中药临方加工近6000公斤、茶饮2318人次,煎药服务82548人次。三是将中医药融入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工作中。2024年,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接受中医药服务14.7万人,服务率64.93%;0-3岁儿童接受中医药服务2.7万人,服务率105.8%,中医健康服务粘性更强。
二、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中医药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依托现有的国家级、市级重点专科、学科及区中医院“两专科一中心”(急诊科、老年科、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等,强化区级中医药软实力。加强区内“西学中”培训,进一步做好非中医类医师“学堂在线”中成药应用线上培训工作,积极鼓励各医疗机构参加市级“西学中”医师培训。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鼓励青年人才在市级、区级名中医工作室跟师学习,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加市级、国家级中医人才培养计划。
(二)打造中医药实践创新平台。进一步挖掘中医药品牌,强化部门联动,与区文旅委共同挖掘渝北特色中医药项目,结合市中医药管理局“良方妙技”活动,以“赵氏雷火灸”等两项“良方妙技”为锚点,以基层为重点,面向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并定期对推广效果进行评价总结。
(三)强化中医药临床应用。一是依托渝北区中医院的市级中医治未病中心和康复中心,不断提升渝北治未病和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夯实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二是探索中西医协同新路径,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强化中西医联合查房、会诊,凝练优势病种、总结诊疗经验、强化科研合作,深化中医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发挥中医药与现代医学各自优势,不断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三是探索悦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服务,搭建“1+x”专业团队(即1名中医医师+康复师、护士、公卫、社工、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组成的管理团队),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中医诊疗康复服务。
(四)规范医保管理。一是深入吃透医保政策,规范开展中医药医保结算工作。二是强化部门协同,收集整理临床医护人员、参保群众关于中医药服务项目医保结算的意见建议,积极向市医保局和国家医保局反馈,助推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供给质量有效提升。
再次感谢您对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关心和厚爱。
此复函已经我委主要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请联系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何莹菲,联系电话:67807946。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5月6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