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784XN/2025-00089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卫健函〔2025〕73号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卫生健康委 
    • [ 生成日期 ]
    • 2025-04-25 
    • [ 发布日期 ]
    • 2025-04-30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240号提案的复函

尊敬的雷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渝北区健康家庭建设的建议》(第240号)已收悉,感谢您对渝北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对您的提案我委高度重视,委主要领导亲自批示并组织会议专题研究和布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一年来,我委认真贯彻国家和市级有关精神,积极围绕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健康家庭建设工作的通知》(渝卫发〔2024〕36号)要求,进一步优化服务,在环境卫生、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家庭健康等方面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持续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深化健康认识,蹄疾步稳做好健康家庭建设。一是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时印发《关于开展健康家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深入开展健康乡镇等健康细胞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2023年至2025年各类健康细胞建设目标提出规划,并持续推进健康家庭建设。截止目前,累计创建健康镇街15个、健康机关建设数量达68家、健康促进医院30家、健康学校建设数量达340所,全区健康村(社区)数量达178个,健康企业建设数量15家。二是持续推进健康家庭建设评审工作。由区卫生健康委牵头,全面协调区城市管理局、区妇联等部门和相关镇街,结合卫生城市常态化管理、健康城市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等开展健康家庭建设评审工作。近年来,全区申报评审的健康家庭达7000户,符合条件并通过评审的健康家庭为3345个。三是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渠道,广泛宣传健康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去年以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家庭主题活动250余次。累计在渝北时报、渝北电视台和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累计刊载、播放、科普健康知识1500余条(次)。制作健康宣传短视频18部,传播健康材料20种11万份。四是建立一批家庭健康服务指导员队伍。在市级的统一培训和指导下,全区建立390名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市级、区级层面开展业务培训指导3次,累计培训健康家庭服务指导员800余人次,保障辖区群众家庭健康咨询、应急处理等服务需求。

(二)优化公卫服务,紧抓不放开展疾病防控工作。一是强化重大疾病防控。持续加强重大传染病处置,全年传染病处置及时响应率达99.47%,全区无危急重症及死亡病例出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服药率增至94.15%,未发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二是全力做好慢病管理。结合健康中国行动开展全人群死因等监测,目前我区全人群死因监测年报告为474/10万,新发肿瘤、心脑血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年报告同比下降。三是强化预防接种工作。去年,完成适龄妇女“两癌”筛查1.77万例,适龄女生HPV疫苗累计接种2.07万剂。全面完成“愿接尽接”。四是做好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工作。持续推进艾滋病防治宣传、综合治理、高危人群干预、监测和治疗、高校防治等五大领域的常规项目工作,努力打造互联网+综合防治、分子传播网络创新工作,形成有本区特色的创新模式。落实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截至目前病例管理率100%,规范管理率97.69%,规则服药率97.17%。

(三)关爱一老一小,真情关怀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一是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出台一系列具有“渝北特色”普惠托育支持政策,扎实推动区级托育综合指导中心、医育融合、社区办托、托幼一体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备案托育机构144家,托位数7076个,同比增幅达15%,每千人托位数4.53个(今年每千人口托位数指标为4.5,超额完成市级指标任务),托育机构普惠率达95.83%。二是持续加大科普育儿知识宣传。通过各级媒体宣传托育政策,印放《重庆市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照护核心信息》《喂养指南(2022年版)》、《婴幼儿照护服务文件汇编(2024版)》等,开设“生命1000天”“安全孕科学养”讲座等育儿课堂、亲子活动,指导辖区群众科学育儿。面向托育机构,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用世界人口日等,为托育机构提供推介平台,扩大市场。持续每月开展“托育开放日”活动,开展“宝宝运动会”,扩大托育服务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三是开展关爱老年人服务。深化医养结合示范区创建成效,区人民医院、悦来老年康养中心荣获重庆市第一批智慧养老应用试点示范机构。区中医院申报全市首批老年医院。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21.2万人次,为14余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

(四)突出惠民有感,精准施策做好惠民利民服务。一是重点帮扶计生特殊家庭。持续开展“送温暖”、“暖心行动”等活动;每年在重要传统节日、纪念日期间召开计生特殊家庭“片区联谊会”,组织重医附一院、陆军第三军医大学、市精神卫生中心、专业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专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心理疏导、法律援助、走访慰问等活动30余场次;与重庆师范大学合作开展“无独有偶”项目,建立特殊家庭“一对一”心理疏导慰藉;通过“暖心家园”平台,联合委属医疗机构和悦来康养中心,适时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慰藉和读书分享会等活动20余场次,让计生特殊家庭感受到专业心理疏导和亲人般关怀。二是抓实医防融合。推进家庭医生进网格,与2149个网格工作队伍线上线下双向融合,在龙塔、双龙湖、仙桃、双凤桥、龙兴等5个镇街试点开设家医网格服务阵地“家医微诊室”。创新实施“医疗反哺心连心,家医有约面对面”渝北健康之声直播,累计直播140期,观看人数超40万余人次。三是持续开展应急救护。建成投用全市主城区首座无偿献血屋,投入50万元实施“博爱家园”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在仙桃街道打造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3.1万人次,持证救护员培训1100名,培养专业救护人员,提高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一)家庭健康服务指导项目资金支持不足,可持续不够。家庭健康指导服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健康工程,涉及面广、内容较多,目前,有关健康家庭服务资金项目大多为公共卫生、爱国卫生等项目资金,而公共卫生等项目资金有严格资金使用要求,无多余资金支持家庭健康指导专项服务。因此,家庭健康服务缺乏专项资金保障,家庭健康指导服务可持续不强。

(二)家庭健康服务指导队伍力量薄弱。当前,尽管建立了区级-镇街-村居三级家庭健康服务指导员队伍,但更多属于兼职人员,缺乏专职宣传队伍,工作力量较为薄弱。

三、下步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继续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强健康家庭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的认识和参与度。二是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康家庭建设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各镇街健康家庭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四是推广典型经验。积极总结和推广健康家庭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区健康家庭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关心和厚爱。

联系人:石兵,联系电话:023-67189722、67801058。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425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