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784XN/2021-00352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卫生健康委 
    • [ 生成日期 ]
    • 2021-07-16 
    • [ 发布日期 ]
    • 2021-07-16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提案第74号的复函

语音播报:
0%

民建渝北区委:

贵委提出的《医师多点执业面临的问题亟需关注解决》(第74号)已收悉。首先感谢贵委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委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现就贵委提出的医师多点执业面临的问题及工作建议作如下答复:

一、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贵委提出的“公立医院办理多点执业的医生比例偏低、部分医院对医师多点执业支持度不高、医疗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目前,我区医师多点执业执行的政策是2016年出台的《重庆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职责负责本地区医师多点执业的注册及监督管理工作。医师多点执业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医师执行政府指令任务,如卫生支农、支援社区和急救中心(站)、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等,由所在医疗机构批准,无需办理医师多点执业注册手续。第二类:多个医疗机构以整合医疗资源、方便患者就医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目的,开展横向或纵向医疗合作的,在签订医疗机构帮扶或托管协议、建立医疗集团或医疗联合体的医疗机构间多点执业时,不需办理多点执业相关手续。相关机构应签订合作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并报相应执业注册机关备案后,医师可以在开展医疗合作的其他医疗机构执业。其中在公立医院担任院级领导职务的,除前述情形外一般不能从事其他形式的多点执业。第三类:医师受聘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注册的执业地点。我区多点执业没有政策障碍,多点执业医师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医师人才供给总体不足,高层次人才和儿科、急诊科等紧缺型人才尤其缺乏;公立医院医师工作任务重,基层医疗机构留不住人;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经营困难,吸引力不足。为此,2020年以来我区创新医联体人才合作模式,组建专科联盟,从重医附一院、市急救中心引入管理专家担任区医院、区中医院常务副院长,从市内“三甲”医院柔性引进厉红元、苟欣等20余名知名专家定期来区带教坐诊,部分民营医疗机构也加入联盟,实现一定程度医师上下流动。先后派出200人赴国内外进修,开展业务培训1.2万余人次,对象由公办医疗机构向民营医疗机构延伸并实现全覆盖。积极引进附三院、树兰医院、安琪尔医院等民营医院,树立民营医疗机构全新形象,增强民营医疗机构吸引力。

二、风险防控情况。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医疗责任风险机制,一直以来就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我区持续探索破解此难题。目前公立医院已普遍投保了医疗责任险,但民营医疗机构受限自身实力及观点问题,只有部分投保了医疗责任险。下一步我区将按照市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医师、医院、患者多点执业下新的医疗保障体系,研究完善医师多点执业监控体系、评估制度以及反馈体系,提高医疗质量,规避医疗风险,保证医疗安全。

三、“互联网+医疗”建设情况。2019年,市卫健委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的通知》要求,下发《关于开展互联网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渝卫发〔2019〕49号),规定互联网医院包括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以及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暂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准入试点,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其他实体医疗机构推开。申请设置互联网医院需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并符合国家《互联网医院基本标准(试行)》,同时需要与“重庆市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完成数据对接。目前,区人民医院已成功申办成为互联网医院,另有多家民营医院正在申请和准备申请成为互联网医院。在保证数据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我区“互联网+医疗”建设必将逐步发展,并成为一支重要的医疗卫生力量,推动医疗市场蓬勃发展,并为医师多点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再次感谢贵委对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注,我委将以贵委议案建议为鞭策,认真研究部署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切和矛盾突出问题,加快我区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7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