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784XN/2025-00080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卫健函〔2025〕70号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卫生健康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5-04-24
- [ 发布日期 ]
- 2025-04-30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人大十九届六次会议第2025457号建议的复函
陈德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渝北区城区街道、部分乡镇设置家医微诊室的建议》(第2025457号)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我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作出批示,并召集有关同志作了专题研究和布置。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渝北区卫生健康委深入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积极响应群众健康需求,在城区街道和部分乡镇大力推进“家医微诊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自2024年起,渝北区卫生健康委联合区内部分街道(镇)已开设6个“家医微诊室”,切实方便了群众就医看病,提升了辖区群众健康获得感、满意度。
二、工作情况
(一)科学规划布局。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在设置“家医微诊室”时,充分考虑了人口密度、居民就医需求等因素,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城区街道,选择人口密集、老年人居多、就医需求较大的社区设置“家医微诊室”;在部分乡镇,结合当地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情况,选择交通相对便利、居民相对集中的区域设置。例如,龙塔街道鲁能片区人口密度大,特病、“两病”就医随访开药等基础医疗工作下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该片区居民前往龙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爬坡上坎,公交站点也离小区有一段距离,对特病、“两病”人员而言有些不方便。针对这一情况,区卫健委和龙塔街道精心打造,在龙塔街道月隐湖社区设置了首个“家医微诊室”。
(二)整合医疗资源。为确保“家医微诊室”能够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渝北区卫生健康委积极整合区内医疗资源,组织市、区各级医疗机构的专家到“家医微诊室”坐诊,包括市急救中心、区级医院专家、基层医疗机构“县聘乡用”医生及家庭医生团队等。专家定期坐诊,为居民提供了专业的医疗诊断和治疗建议;家庭医生团队与居民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能够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家医微诊室”还开展了健康咨询、慢性病随访、就医指导等服务,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创新服务模式。渝北区卫生健康委不断创新“家医微诊室”的服务模式,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推出“群众点单,我服务”活动,居民可以根据自身就医需求,投票选择市、区、街道(镇)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同专科的专家,邀请相应专家到“家医微诊室”坐诊,为居民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此外,“家医微诊室”还采取“分片、分类、预约”的服务模式,通过统一服务标识、服务时间、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扩大覆盖范围。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扩大“家医微诊室”的覆盖范围,在更多的城区街道和乡镇设置“家医微诊室”,力争今年在城区街道实现“家医微诊室”全覆盖,让更多的居民受益。
(二)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对“家医微诊室”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同时,进一步完善“家医微诊室”的设施设备,提高医疗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三)深化服务内涵。不断深化“家医微诊室”的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项目。除了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西医诊治服务外,还将开展健康体检、康复理疗、中医药养生保健等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同时,加强与居民的互动和沟通,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关心和厚爱。
此复函已经领导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联系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蔡丽莉,联系电话:67800329。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