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政策文件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784XN/2023-00929 
    • [ 发文字号 ]
    • 便函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卫生健康委 
    • [ 生成日期 ]
    • 2023-12-18 
    • [ 发布日期 ]
    • 2023-12-18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防救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委属各单位,各民营医院: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导致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区气温的逐渐下降,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风险将逐步增大。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于11月10日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基层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等重要讲话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做好冬春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清形势任务

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加强冬春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报,冬季我市有4个低温时段,分别为:12月下旬后期、2024年1月中旬后期到下旬前期、2月中旬后期和3月上旬后期,海拔800米以上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我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报告较多的地区主要以高海拔山区为主,温雨雪冰冻天气下居民取暖需求将增加,但山区经济欠发达,取暖设施落后,居民主要靠烧炭、燃煤或烧天然气等方式取暖,势必会增加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及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准确把握当前形势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开展风险评估,落实各项应对举措,全力抓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防控工作。

二、加强风险排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要对往年冬季有烤火取暖习惯的人群进行摸排,并建立台账。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院区内部和周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风险的排查,严禁任何人在院区内使用明火或烧炭取暖,同时还要注意除燃烧取暖以外其他可能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一经发现要立即整改确保安全。

三、加强宣传引导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在近期寒潮来临前,有效利用网站、自媒体、公众号等各种信息渠道以及镇街、社区、乡村的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等场所,采取广播、图文、横幅等简单易懂的方式,广泛开展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风险提示和预防中毒安全知识宣传。针对性地开展取暖烤火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窒息事故风险的宣教活动,重点提示尽量不烤火取暖,如确需烤火取暖的应避免在封闭房屋内进行,注意通风。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的重要作用,梳理并深入辖区高风险家庭、乡村社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边远山区和高海拔地区等重点部位,以及学生、农村居民和餐饮服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实施精准宣传、精准防控。针对部分群众采用火盆、碳炉等土式烤火设备的,要劝导群众更换安全可靠的取暖电器或炉具,如电暖炉、电热毯等。

四、加强救治准备

各医疗机构要加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治疗技术的培训,药物等设施设备准备,特别是高风险地区附近医疗机构要重点做好救治准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实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各院前急救网络医院要做好急救药品器械储备和急救车辆运行情况检查维护,保证120对讲机24小时开机,随时应答,在重要时间节点增加急救车辆和急诊科室的力量配备、救治绿色通道的建立。各紧急医学救援和突发中毒事件背囊化卫生应急小分队,要切实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做好车辆、人员、装备的备勤排班,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快速响应、有效处置。区疾控中心、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要分别组建2支卫生应急专家队伍(每支队伍3人,1台车)进行备勤,保证队伍在接到区卫生健康委调遣指令后1小时内出发。条件允许的医疗机构要积极开展高压氧治疗,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提供及时转诊的条件,尽最大努力提高救治效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五、加强值班值守

各单位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认真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卫生应急队伍值班和备勤制度,确保通讯畅通,及时、有效地开展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严格落实信息报告时限和报告流程,重要情况30分钟内先行电话报告、1小时内书面报告事件情况和卫生应急处置信息,并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同时,各单位要落实专人依规及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坚决杜绝错报、漏报、迟报、瞒报现象发生。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1218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