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784XN/2023-00858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卫健〔2023〕388号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卫生健康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3-11-23
- [ 发布日期 ]
- 2023-11-30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渝北区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重庆市渝北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重庆市渝北区委员会 重庆市渝北区妇女联合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渝北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区疾控中心、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第二人民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中心卫生院,各中小学、幼儿园,区体校,各镇(街道)妇联、市场监督所,各直属团组织: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等6个部门《关于印发<重庆市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渝卫函〔2023〕566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重庆市渝北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2023年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重庆市渝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渝北区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重庆市渝北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重庆市渝北区委员会重庆市渝北区妇女联合会
2023年11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渝北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2023年工作要点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重庆市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重庆市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2023年工作要点》相关要求,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工作,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制定重庆市渝北区2023年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工作要点。
一、持续推进加强体育活动
(一)按照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相关通知,指导学校在坚持健康第一、安全为要的前提下,稳妥有序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区教委负责)
(二)按照《关于深化新时代少年军校活动的意见》,组织开展好少年军校、少年儿童社会实践营等活动项目,继续深入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推动“健体章”全面普及。(团区委负责)
(三)以主题健身活动、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社区运动会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丰富青少年身边的赛事活动,融合体质监测、健身指导、科普宣传、趣味比赛等活动内容于一体,带动更多青少年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区体育中心、团区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总结“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经验。推广一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丰富优化体育类数字化资源。(区教委负责)
(五)加强家校协同。强化家庭责任,充分发挥父母及看护人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按质按量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做好儿童青少年体重及生长发育监测,确保儿童青少年在家中饮食均衡、运动足量、健康成长。(区教委、区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持续开展系列科普和健康宣教
(一)在主题活动节点时间加强宣传。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体育宣传周”等健康主题日为契机,加强儿童青少年平衡膳食、科学营养、合理运动、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力度,做好儿童青少年赛事宣传和体育科普工作。开展“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带动广大儿童青少年群体增强健康意识,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倡导“合理膳食”“清淡饮食”“生活规律”“绿色出行”“适量运动”。(区卫生健康委、团区委、区教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鼓励青少年肥胖防控工具包等相关内容的科普创作。组织专家,整合资源,研制适用于儿童、家长和教师等不同人群的营养宣传教育材料,如读本、教案、海报、课件、动画、慕课等。通过政务新媒体等多种渠道,配合做好青少年肥胖防控相关科普宣传工作。组建儿童青少年健康宣讲专家团队,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校园,进行科学指导和科普宣教,推广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等理念,推动儿童“管住嘴、迈开腿”。(团区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教委、区体育中心、区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推进体育科普基地与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开展肥胖防控科普进社区,鼓励和引导面向青少年开展体质与健康测评和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营造良好的社区运动氛围,打造“家校社”一体化肥胖防控矩阵。整合专家和制作资源,加强肥胖防控科普内容创新、覆盖和肥胖防控知识推广。(区体育中心、区教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深化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深入实施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区教委负责)
(五)开展肥胖防控家庭教育指导。充分利用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等阵地资源,帮助家长儿童学习营养健康和身体活动知识,增强肥胖防控意识。(区妇联牵头,区卫生健康委配合)。
三、组织开展监测、干预和咨询指导
(一)动态监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状况及变化趋势。将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状况监测纳入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内容。开展特定健康问题哨点监测项目、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和学生常见病监测,为完善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区卫生健康委牵头,区教委配合)
(二)持续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复核。不断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工作体系,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区教委负责)
(三)开展青少年运动干预肥胖试点工作。探索开展青少年运动健康促进试点建设,加强儿童青少年运动干预肥胖问题研究,打造青少年运动健康促进工作的标杆。(区体育中心负责)
(四)深入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扎实做好婴幼儿营养喂养咨询指导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加强基层儿童营养喂养咨询指导服务能力。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和脱贫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加强婴幼儿营养喂养指导,优化儿童管理服务内涵。实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基层儿童早期发展项目”,推广婴幼儿营养评估适宜技术,针对婴幼儿养育人加强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知识咨询指导,促进合理膳食,提升婴幼儿营养水平。(区卫生健康委负责)
四、构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支持环境
(一)深入推进健康学校建设、营养健康学校和食育示范基地/学校创建工作。以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为基础,加强质量管理,统筹多种资源支持健康学校建设。进一步加强指导和调研督促推进试点建设,创建国家和市级营养健康学校,并在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探索食育示范基地/学校的创建工作,打造特色亮点校园。(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部署开展开学季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全覆盖风险隐患排查。指导学校深入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的通知》(渝教体卫艺发〔2020〕17号),做好学校食品原料进货查验、餐饮具清洗消毒等各环节管理,提档升级“阳光食品”智慧监管,加强对食品加工制作全过程的监督。按照每万人口配备1名营养指导员的要求,加强对中小学、托幼机构校医和膳食管理人员开展营养指导能力培训;在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或营养指导人员中,积极推广“电子营养师”等营养配餐软件的使用,加强带量食谱的应用。(区教委、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持续深入推进以“三减三健”为主题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将“健康体重”作为“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宣传维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性,促进全社会对肥胖防控的关注。(区卫生健康委负责)
(四)加大适宜儿童青少年场地设施供给。持续支持各镇街建设小型体育公园、小型健身中心、群众滑冰场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引导地方配置适宜儿童青少年使用的健身设施。督导落实好《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服务评价指引》等政策文件各项要求,切实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惠及儿童青少年。(区体育中心负责)
(五)推进《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等指南的宣贯和培训。加强卫生行业标准宣贯,包括营养专业标准《学生餐营养指南》(MWS/T554—2017)、妇幼健康专业标准《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MWS/T423—2022)、学校卫生专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MWS/T586—2018)、《WS/T612—2018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MWS/T611—2018)等。(区卫生健康委负责)
(六)严厉打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发布声称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婴儿乳制品、饮料和其他食品广告行为。做好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督促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区市场监管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