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5744794/2023-00133
- [ 发文字号 ]
- 渝北文旅函〔2023〕52号
-
- [ 主题分类 ]
- 旅游、服务业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文化旅游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3-05-19
- [ 发布日期 ]
- 2023-05-31
重庆市渝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248号提案的复函
渝北文旅函〔2023〕52号
重庆市渝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二次会议第248号提案的复函
民建渝北区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提质我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第248号)已收悉。首先感谢贵单位对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对此建议我单位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专题研究会,进一步制定了工作措施,落实了相关责任人。现将有关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我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效果
渝北区2022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660万人,同比增长5%;接待收入25.5亿,同比增长6%。
(一)用好用活扶持政策,帮助文旅企业纾困解难。先后兑现、旅行社乡村旅游线路推广补助15万元,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补助620万元,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继续开通统景温泉景区旅游直通车。
(二)实施精品民宿建设,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开展全区旅游民宿资源普查,挖掘旅游民宿资源120余处,完成《渝北区旅游民宿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召开民宿招商专场推介会2场次,精选21个资源点位加快精品民宿建设,已建成宿于·龙槐山院、慢屋·青麦、山顶见·青坎、云里飞鸟、并瓦·两生花、星空夜话、朵田间、山野·拾趣、云山小院、樱之驿、BG花园农庄等10余家旅游民宿。
(三)开展精品线路推广,塑造 “主城周边游·渝北好地方”品牌形象。结合疫情防控大背景,深入分析旅游市场需求,深挖用活文旅资源,推出3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即:以“乡村休闲游”为主题的茨兴线、玉矿线、古洛线)和渝北“新十二景”,有效地引导文旅消费,“主城周边游·渝北好地方”在主城市民心中形成广泛共识。
(四)举办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激发文旅消费潜力。6月11日-12日在重庆中央公园商圈大悦城成功举办2022年渝北区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包括文旅产品展销、文旅推介等项子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展示和销售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和非遗产品,参展乡镇企业达40余家,展品100余件。
二、下步工作
(一)推进重点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实施龙兴古镇升级改造,确保明年建成开街;完成矿山公园旅游总体规划,完成核心区详细规划编制,做好项目启动工作;持续推动统景温泉度假区改革发展。
(二)推进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唱好乡村旅游四季歌,策划包装采摘季、大地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刺激乡村旅游消费。重点围绕南北大道沿线,加快建设乡村旅游产业示范带,推进木耳“新乡田园”、兴隆“礼朝屋基”、“柏树屋基”、大湾金凤村“上古农耕”等艺术赋能乡村旅游发展。着力推动玉峰山艺术名家工作室、青年艺术家创客空间、艺术酒店建设。加快推进龙门、小天池、白云山、华蓥山高端民宿集聚区建设,年内新增精品民宿达20家以上。
(三)推进六个文旅品牌创新发展。立足渝北地方文旅资源特色,我们正推进六个文旅品牌创新发展。“渝北老碗”,在非遗特色美食中,遴选、评比、命名一批“渝北老碗”菜,打造一批地方美食名片。“吃乡渝北”,支持乡土菜、乡村菜餐点建设,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授牌一批“吃乡渝北”消费示范点。“歌舞渝北”,突出渝北传统民间歌舞元素,开展民间歌舞比赛,打造有渝北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民间歌舞品牌。“故事渝北”,已再版印刷原江北县民间文学集成(故事),分发全域城市酒店和乡村民宿;举办“故事渝北”系列活动,用家乡话讲家乡事,用家乡事述乡愁情。“画说渝北”,持续用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展现渝北乡土人情、乡村风貌,增强渝北文旅影响力。“游记渝北”,用游记视频等新媒体传播形式,与马蜂窝等旅游咨询平台合作,分享渝北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促进乡村旅游消费。
(四)推进文旅产业品牌宣传推广。用好西洽会、文博会等重要活动平台,强化对外宣传;继续办好“文旅让生活更美好”惠民消费季,培育渝北文化旅游节庆品牌;坚持全媒推广,持续提升“五线十二景”推广力度,深化“主城周边游·渝北好地方”品牌形象。
此复函已经我委吴云斌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上寄区政协办公室,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3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