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索引号 ]
    • 115001127339603402/2025-00052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商函〔2025〕40号 
    • [ 主题分类 ]
    • 商贸、海关、旅游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商务委 
    • [ 生成日期 ]
    • 2025-05-08 
    • [ 发布日期 ]
    • 2025-05-12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13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渝北商函〔2025〕40号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13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致公党区工委:

贵委提出的137号《关于创新思路 统筹布局 优化业态差异化发展我区品质商业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委高度重视,会同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共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诚如贵委在提案中提到,我区人口众多,商业氛围浓,已建成多个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和社区商业,同时,实体商业受到电商冲击影响的情况也客观存在。针对提案中提出的加强商业规划,引导商业差异化发展,重点打造一个高品质商业中心,加强宣传推广等建议,我委认真吸引采纳,切实转化为工作措施,推动我区商业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加强商业规划情况

根据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反馈情况,渝北区商业服务业用地面积390公顷,用地占比4.66%,主要分布在中央公园商圈、创新经济走廊、仙桃数据谷等区域,区域聚焦总部办公、高端服务、临空消费等综合功能,目标为打造潮流体验引领地、数智消费示范地、临空消费目的地和服务消费新高地。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加强规划引领,通过片区规划定位明确商业发展方向,既创新采用TOD开放模式,推动重庆大悦城、龙湖公园天街等商业体与轨道交通枢纽叠建,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商业品质,又严格执行《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沿街界面管控要求,对中央公园商圈、新光天地、冉家坝等重点商圈实施风貌管控,确保商业布局与城市形象相协调,实现便民业态与居住品质有机平衡。在空间管控上,渝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依托同茂大道、中央公园周边等区域城市设计,通过建筑形态、立面造型、材质色彩等差异化引导,支持企业特色发展诉求。目前龙湖公园天街、重庆大悦城、吾悦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形成高端商业集群效应。

二、关于合理引导构建错位、差异化商业布局情况

渝北区近年来以国际消费中心区建设为核心目标,通过政策引导、载体升级、场景创新等多维度举措,构建了“核心商圈引领+特色场景赋能+城乡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商业体系,形成了四大商业集聚区。一是中央公园商圈。定位为重庆商业新地标,已开业大悦城、龙湖公园天街、吾悦广场等3大商业综合体,2024年营业额突破13亿元,同比增长15%,腾换商铺221家,其中品牌首店27家。二是嘉州商圈。以高端百货、甲级写字楼为主,新光天地作为市级“首发中心”,通过引入HR赫莲娜、PRADA香水美妆精品店等高端品牌首店,形成轻奢与时尚消费高地。三是两路空港商圈。依托临空经济优势,发展航空会展、跨境消费,引入GUCCI、PRADA等国际品牌。四是现代消费走廊。重点建设西南国际汽贸城、居然之家智能家居小镇。

三、关于打造高品质商业中心情况

渝北区现有商业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综合体11家,主要分布在三龙、两路、回兴、仙桃、双凤桥片区,总建筑面积超过140万平方米,形成了两路空港商圈、嘉州商圈、中央公园商圈等几个核心商圈的商业格局。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商圈、商业综合体发展的统筹管理,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于2025年3月成立了现代服务业及商圈工作专班(区商圈办)。区商圈办由我委牵头,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属地街道等单位为责任单位,明确组建商圈服务组,从我委、区城管局和国有公司等单位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旨在整合多部门力量,协助负责中央公园等重点商圈周边环境打造,协助推进中央公园等重点商圈建设和统筹会展、展销等活动等。下一步,我委将切实发挥区商圈办牵头单位作用,会同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城管局、属地街道和空港新城公司等单位,根据大型商业综合体不同发展定位,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特色主题活动持续引流、优化商业综合体业态布局等方面发力,打造渝北高品质高档商业中心。

四、关于利用区位优势有时发展商业经济延伸服务链情况

联动辐射范围内国家物流枢纽、综合交通枢纽、产业集聚区与城市功能区等,加快构建枢纽辐射网络的有机衔接业务体系,枢纽区域性物流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构建多式联运体系,争取打造古路货站高铁快运枢纽节点,为探索“高铁+航空”联运创新发展奠定基础。积极拓展中转集散、区域分拨、城乡配送等多元化业务,推动建设1个区级、9个镇级、173个村级物流服务站点,区镇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不断深化,干支配物流业务体系不断完善。

五、关于做好引导打造社区商业情况

我委联合镇街,聚焦居民日常消费高频需求,以推动“15分钟商业服务圈”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社区商业建设。指导社区根据商业服务圈类型因地制宜补充完善各项服务要素,优先补足基本保障类服务,统筹兼顾品质提升类,将“15 分钟商业服务圈”打造成品质消费的重要场所、高质量商业资源下沉的重要渠道、保障改善民生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在此基础上,我委积极开展“15分钟商业服务圈”申报认定工作,2025年4月,推荐龙塔街道紫荆路社区和龙山街道银桦路社区参加全市“15分钟商业服务圈”项目评选。

六、关于借助自媒体开展宣传推广情况

我委高度重视宣传推广对商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提升渝北商业知名度与影响力。今年,我们围绕小米汽车交付中心等4家首店、首发中心摄制专访视频在人民网重庆频道展播;聚焦渝北夜间经济、“四首”经济等领域拍摄9条国际消费中心区形象宣传片在渝北发布等平台播发,提升商业消费辨识度。围绕地下之城老火锅等累计拍摄20条短视频,制作30余篇博文,依托自媒体达人、博主及官媒矩阵宣传,累计曝光量1500万,点赞量超10万。中央电视台等栏目及综艺取景地下之城老火锅,扩大渝北商业消费影响力。

感谢对渝北区商务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此复函已经陈蓓蕾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贵委有什么意见,请通过“重庆数字政协”进行反馈,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2025年5月8日


(联系人:钟荣;联系方式:678115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