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动态要闻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49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5-16

渝北商函〔202335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49号

提案的复函


伍祥龙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我区商务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提案区政协转交我委主办。接到提案后,我委高度重视,召开党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与区人力社保局密切配合协商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商务服务业发展,市场主体和产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张。2022年,全区租赁和商务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较2018年增长近63.7%。但较2021年,同比增长仅5.1%,发展节奏明显放缓。正如您所言,目前我区商务服务业存在产业规模较小、结构待优化,产业创新能力不强、专业人才紧缺,综合环境有待完善、重大项目招商压力大等方面的问题,您提出的提速发展总部经济、加快会展业专业发展、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等宝贵的工作建议正逢其时,对于我们改进工作非常重要。

一、提速发展总部经济方面:依托自贸试验区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设,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环境,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大型总部企业,汇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增强全区的聚集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围绕电子信息、创新金融、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优势产业,着力构建完善总部经济政策体系、服务体系,高水平打造国际组织和总部经济聚集区。鼓励现有企业向总部化转型,推动存量总部企业增资扩产,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争取将更多入驻渝北的机构升级为全国总部或功能总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项目拉动区域发展”为导向,组建总部经济招商团队,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等“头部”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区域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目前我区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补链”,引进浪潮工业机器视觉总部、创视微电子、追势科技等科创智能化总部项目18个;围绕航空产业“强链”,引进川航重庆货运、渝航翼国际航空货运等航空物流总部项目3个;围绕现代服务业“延链”,引进了东东出行、小鹏汽车重庆总部等服务业项目38个。

二、加快会展业专业发展方面:坚持“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特色化”发展方向,整合会展资源,规范会展市场,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会展业对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及提升城区综合品质的带动作用,建设知名会展集聚地、会展旅游目的地。助力国博中心发展,提高承载能力,打造形成“一核、一轴、两翼”的临空会展产业发展布局。“一核”即支持国博中心承接更多全国、全市大型会展,加强与国际重要会展组织合作,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展会落户渝北,做强汽车、电子、智能装备等专业会展品牌,让更多的客人走进来,带来几何级数的商流。“一轴”即以同茂大道为轴线,南北两侧 3公里辐射区内延伸会展经济产业链条,强化展会与消费的联动,培育食宿、购物、商务、休闲、娱乐等全产业链,加快建设城市新型会展商务区。“两翼”即在渝北南部城市区域办好渝北本土优质会展项目,在渝北北部农村区域开展特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商务委积极推进商务会展业发展,商务会展业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全年举办展会活动115次,实现会展直接收入21.4亿元,拉动消费192亿元。我区住宿餐饮、购物、商务、娱乐等全产业链的发展起到极强的带动作用2022年由于疫情影响,会展业深受打击,很多展会都未审批开展,全年举办展会活动34次,实现会展直接收入8.76亿元,拉动消费78.85亿元

三、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方面:近年来,渝北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围绕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推动人力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优化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一是抓政策引领。把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纳入全区人力社保“十四五”规划,依托中国·重庆人力资源产业园落户渝北优势,出台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给予入园企业房租补贴、“三免两减半”补助和高管购房契税补助等多项优惠政策,通过10条硬核举措和1587万元区级扶持资金,为我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园区内杰成、思博、红海、英格玛等人力资源公司均发展壮大为本地龙头企业。二是抓市场培育。率先在全市组建人力资源产业商会,以重点企业用工保障为切入口,鼓励引导相关企业为仙桃数据谷、创新经济走廊、前沿科技城等提供全方位人力资源服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三是抓行业规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规范网络招聘、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服务行为,严肃查处各类“黑职介”,有力地保障了劳动者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了良好市场发展秩序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7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含劳务派遣企业),人才总量达到35.5万人,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873人,54名人才、5个团队入选重庆英才计划,建成包含院士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发展平台66个,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撑。

接下来我们将汲取您的宝贵建议,优化我区商务服务业创新发展。一是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力争到 2026年,全区总部企业数量超过 100家,培育发展亿元级、十亿元级高端商务楼宇 5栋以上,总部经济对地方经济贡献占比达到 15%。二是围绕“商流”发展商务会展业。力争到 2026年,全区会展业实现较大发展,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展会、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续,实现会展直接收入 50亿元以上,拉动关联消费突破 450亿元。三是充分发挥区人力资源产业商会作用。依托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大力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做优做强人力资源招聘、劳务派遣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探索发展高级人才寻访、人才测评、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新兴项目,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创新性服务

感谢您对商贸流通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此复函已经曹兴建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您继续提出指教,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2023516日                 

(联系人:洪云鹏;联系电话:67821090、1573040571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