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动态要闻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55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3-05-06

渝北商函〔202324号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第155

提案的复函


农工党渝北区委:

贵委在区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村级商贸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155号提案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与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去年以来,我委积极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有力有效推动了村级商贸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一)强基础,建设商业体系载体。拟定《渝北区县域商业体系实施方案2022-2025》,合力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2022年共实施渝北区木耳镇商贸中心改造、木耳镇集贸市场改造、渝北区区级物流配送中心及乡镇快递物流站点建设3个项目,总投资645.3万元,争取到市级财政补助资金250万元。支持临空信息、瑞帛商贸、协通物流、庆荣物流等多家企业,通过仓库升级改造、安装智能分拣设备、配备仓储智能软件等开展城乡智能高效配送建设,争取到市级项目发展资金54万元。目前,全区城乡配送站点达到1150个。

(二)搭骨架,构建三级物流体系。规划建设以“区级寄递物流集散中心+镇级寄递物流配送中心+村级寄递物流公共服务站”为建设内容的农村三级物流体系。2022年提升改造1个区级物流配送中心,王家街道新建1个区级物流配送中心,大盛、木耳、兴隆等镇新增5个乡镇快递物流站点,“快递进村”数量达211个,实现镇镇有网点、村村有服务。中邮渝北分公司与中通、韵达等8家快递物流企业建立“1+N”合作模式,初步实现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车辆、人员、线路等资源整合,物流共同配送率提高至40%

(三)畅流通,助力农副产品上行。提升农副产品上行质量,新增农产品冷藏保鲜库1.2万立方米,16家龙头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达到100%。完成空港乐园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乡镇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率达到76.9%。开展“相约渝北 愉购乡甜”消费帮扶和“渝见广货”等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农村电商覆盖率提高到100%2022年农副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13亿元,增幅26%

(四)促消费,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广“5线12景”,塑造“主城周边游·渝北好地方”品牌形象。培育“上古农耕”“宿于•龙槐山院”、青麦、青坎等精品旅游民宿和安的童话森林等观赏性农业项目。通过开展大盛樱花节,培育当地千盏·野肆露营基地等措施,提升乡村消费品质,大盛镇天险洞村获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积极开展洛碛番茄文化节、统景印盒李花节、茨竹放牛坪梨花节等赏花采果消费活动,拉动农村旅游消费,助力农民增收。2022年我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20元,同比增长6.2%。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商贸物流在市场体系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补齐县域商业发展短板,以渠道下沉为主线,推动农村消费进一步扩大,更好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并复制推广,争取到2025年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区、镇、村商业体系,更好满足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二是加快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坚持市场化原则,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改造升级一批农贸市场、农村新型便利店,健全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即时零售、共同配送等新模式,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力。三是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发展直播电商,培育农产品品牌,带动农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四是培育一批县域商业典型标杆。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调动各镇、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打造一批县域商业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感谢贵委对我区村级商贸经济工作的关注,此复函已经曹兴建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商务委员会          

202356日                

(联系人:王均伟;联系电话:6782100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