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63155XK/2025-00081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体裁分类 ]
- 公告公示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生态环境局
-
- [ 生成日期 ]
- 2025-04-17
- [ 发布日期 ]
- 2025-04-17
重庆市渝北区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
重庆市渝北区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
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
2025年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研究谋划“十五五”规划体系的承上启下之年,全面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目标任务、深入推进美丽渝北建设的关键一年。为扎实做好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和环境应急工作,现提出如下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暨美丽重庆建设大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强化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更好统筹高水平保护、高水平安全、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主动把生态环境执法和应急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以赴打造山清水秀美丽渝北。
二、工作目标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强化全链条闭环式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坚决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涉危险废物、自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计划完成率、抽查结果公开率均达到100%,环境信访投诉处理率、回复率100%。
三、重点工作
(一)推动执法改革提升执法能力
1.深化生态环境执法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流程,提升执法效率,切实增强生态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
2.扎实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面落实《重庆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条例》《重庆市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切实抓好执法主体、执法事项等调整,全面入驻“执法+监督”应用,推进行政执法事项横向集中、纵向下沉,积极探索推广“执法监管一件事”,推动执法队伍、执法事项、执法监管、执法监督、执法平台“大综合一体化”。
3.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继续开展“全年、全员、全过程”大练兵活动,认真研究分析现状、问题和措施,突出现场检查、调查取证、应急处置、案卷制作等实战实训,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4.狠抓执法应急队伍能力建设。继续做好执法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能力水平。巩固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成果,对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指导标准(2024年版)》,配齐“标配”装备,适时配备“选配”装备。加强环境应急队伍建设,充实人员物资,加强资金保障,开展环境应急物资维护管理工作。推动建设智慧执法和应急体系。
(二)围绕中心工作严格依法行政
5.狠抓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环节,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核心任务,依法查处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倒逼加大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加快绿色转型源头减排,支撑保障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圆满完成。
6.狠抓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抓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积极迎接市级生态环保督察,对督察发现的环境违法线索及时跟进查处,对执法发现的环境问题线索及时反馈督察部门推动整改,构建“督政”“督企”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格局。
7.持续开展“利剑执法”行动。整合水、大气、固危废、噪声、污染源监测、机动车排放检验、自然保护地、排污许可、“双碳”等领域执法检查内容,集成实施“利剑执法”行动,依法打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行为。开展核与辐射安全执法检查。
8.接续实施川渝联合执法。配合司法部门构建川渝高竹新区跨省域行政执法一体化新模式。接续开展川渝联合执法,联动实施川渝联合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为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筑牢基础,更好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9.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衔接。深化落实公检法司环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两打”、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等专项行动,强化生态环境部门、公安机关联合执法、深度侦查,推动检察机关加快证据审查、审判机关加快案件审判,更好凝聚执法司法合力。
10.着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有效统筹执法检查内容,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切实减少执法检查频次,坚决杜绝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等问题。深化落实分类监管措施,严格执行自由裁量基准,依法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法定最低处罚、免除加处罚款等措施。组织企业参加守法培训,依法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和环境信用修复,用心用情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帮助和支持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三)坚守环境安全底线
11.强化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时修订《重庆市渝北区悦来水厂嘉陵江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重庆市渝北区观音洞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渝北区生态环境局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督促园区和企业及时编制更新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紧盯饮用水水源地、工业园区、涉重金属企业等重点,常态化实施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12.深化环境应急演练和培训。开展1次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培训,增强辖区企事业单位环境应急管理人员业务知识,提升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开展1次由区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的针对性和实战性强的综合性环境应急实战演练。
13.优化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持续加强区级环境应急物资库和镇街代储点环境应急物资配备,配备必要的环境应急物资,实施动态更新和补充。
14.严格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和“五个第一时间”等制度,坚决执行重大敏感事件1小时报告、现场直报、并行报告等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妥善科学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依法依规开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和后评估,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15.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畅通受理渠道,实施有奖举报,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提升企业守法意识,加强研判和处置群众投诉热难点问题,及时化解生态环境领域矛盾纠纷,环境信访投诉处理率、回复率达到100%,严防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16.毫不动摇加强政治建设。强化“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的闭环落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17.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严格执行“第一议题”等制度,注重系统全面抓、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奋进力量,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不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生态环境执法应急工作的实际成效。
18.持之以恒夯实组织基础。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从严落实保密工作责任,严肃保密纪律、强化保密管理,坚决防范失泄密风险。
19.一以贯之强化正风肃纪。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重拳纠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严格落实发文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机制,切实为基层减负。完善纪律教育长效机制,增强纪律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更好统筹严管监督和鼓励担当,促进党员干部养成纪律自觉。深入开展清廉机关建设,组织“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常态化排查修订廉政风险点和防控措施,推动风腐同查同治,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