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报告
渝北区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报告
过去一年,渝北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扛起生态环保政治责任。推进督察问题整改与污染防治攻坚,统筹“九治”工作,落实《长江保护法》,强化长江流域监管,推动流域生态质量提升。现将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年度环境状况。2024年,渝北区优良天数311天,同比增加11天,PM2.5年均浓度3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微克/立方米。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区7个考核河流断面达标率100%,20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态质量保持在二类,评价为良。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可控,声环境总体水平为“较好”。环境安全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二)目标完成情况。2024年,区人大提出生态环境整治建议2件,区政府全部采纳并完成。131项生态环境保护年度任务全面完成。生态报表由E档提升至C档,排名提升19位,“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总体稳定,排名提升3位。环境污染投诉量同比下降38.7%。
二、工作进展
(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一是治气。实施工业、交通、扬尘、生活污染源“四源共治”。完成7家重点企业VOCs深度治理及1个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改造。全年淘汰老旧车辆2740辆,检测机动车尾气1.05万辆次。开展工地专项检查75次,查处违规工地7个。抽查餐饮单位200家次。二是治水。完成长江、嘉陵江等重点河流排污口整治。实施20个水源地环境评估及应急预案修编,推进2处水厂规范化建设。平滩河综合整治工程有效改善流域水质。三是治土。完成9个地块7.5万平方米土壤污染调查,修复污染土壤7510立方米。推进泰山电缆原址国家级修复试点,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二)深化绿色低碳发展。一是构建“无废城市”。创建市级精品细胞1个,累计建成“无废细胞”97个。二是推进生态修复。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4200亩,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3公顷,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千米,建成华蓥山生物多样性观测站1个。铜锣山矿区修复项目入选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优秀案例。三是提升城乡环境。新建山城绿道5.58公里,新增城市绿地8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占比达100%。近五年完成新建建筑能效测评1385万平方米,其中绿色建筑1360万平方米。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7%。四是加快低碳转型。创建市级绿色工厂3家,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园区1家。完成双凤桥街道近零碳公共机构创建,启动空港工业园区近零碳试点。督促6家企业完成碳盘查履约工作。
(三)强化监督管理。一是开展协同治理。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200余场,发布政务信息275条。建立川渝联合执法机制,查处跨界环境违法案件14件。二是加快督察整改。办结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投诉问题250件,完成率100%。完成双井村弃土场等典型案例整改。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8件,办结5件。三是强化风险防控。修订106家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河流“一河一策一图”11条。全年排查企业518家次,整改隐患302个。开展川渝应急救援联合演练,储备应急物资5200套。
三、存在问题
(一)污染防治攻坚压力凸显。工业与航空污染叠加导致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难度加大。污水管网雨污混流、处理效能低下问题突出。土壤修复项目所需资金量大,固废监管体系需完善。
(二)治理体系短板亟待补齐。玉峰山六户联建等问题被国家自然资源部通报,华牧搬迁和宏堃整改进度滞后。物理网感知设备数量不足,现有感知设备平台功能单一,数据孤岛问题突出。
(三)绿色低碳转型基础薄弱。节能环保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和技术支撑,产业链协同不足。企业清洁化改造成本大,空港工业园唐家沱组团环境容量趋紧,工业用地指标短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实施污染防治。开展“九治”污染攻坚,深化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完成镜湖、平滩河水环境污染整改,污水管网改造和厂站提标,推动农村污水设施区级统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现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率100%。
(二)深化环境治理体系。积极推动成立渝北区美丽重庆建设工作专班,深化“885”党建统领机制,建立生态报表月调度、季研判制度,探索建立督查问题整改、水和大气污染防治等考核方案,建立黑臭水体长效监管机制。推动建设生态环境物联感知监测网、大数据中心、信息化平台,加快生态环保数智化发展。
(三)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实施“三线一单”管控,严格项目环境准入,推动长安渝北工厂置换项目建成低碳园区。创建美丽重庆先行区,推进“无废城市细胞”“美丽河湖”创建,确保通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复核。聚焦绿色新兴产业,引优培强,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绿色低碳企业。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渝北区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保护法》的实施,努力建设美丽渝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