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重庆市渝北区生态环境局
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按照有关规定,现将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为主线,根据《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渝北区贯彻落实〈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任务分工表》,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一)加强思想引领,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精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二是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学习,强化法治思想引领。2024年组织参加执法大讲堂培训8期,全体在编职工参加法治理论考试,定期在网络办公平台发布法治相关知识。三是强化法律支持。区生态环境局与开森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合同,为我局执法与行政事务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
(二)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文件管理目录,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按照“一件一卷”原则进行分类分卷管理。二是严格落实《渝北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建议审查处理办法》《重庆市重大决策程序规定》等文件要求,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审查。三是及时清理,对即将到期或制定依据有修改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修订或废止。2024年区生态环境局牵头起草政府规范性文件3件,未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均按要求完成报备并公开发布。
(三)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确保依法履职尽责
一是认真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做好执法人员证件、信息管理,落实建设系统执法人员信息维护工作,组织新入职正式在编工作人员报名参加执法资格培训和考试。二是加强司法联动。与公安、法院初步建立起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相互通报情况,及时传递信息,2024年对16家危废重点管理单位、危废经营单位开展“两打”专项行动联合执法检查,发现环境污染犯罪线索2条,完成刑事案件移交2个。三是深入扎实开展各项专项行动。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检查、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危废专项行动联合执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高中考环境噪声专项执法等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388人次,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5月,龙湖公园时光业主向我局赠送“环保卫士 为民解忧”锦旗,感谢我局依法履职,督促邻避效应企业搬迁,改善环境。
(四)落实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一是全面落实镇街赋权执法,积极贯彻执行《渝北区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开展赋权执法培训以及现场指导工作,并指导完成投诉处理案件200余件。二是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完成522家次企业的随机抽查检查工作,任务完成率和公示率100%。联合区住建委完成渝北区2024年度部门联合市政工程监督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任务,配合区交通运输委完成渝北区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双随机联合检查。三是进一步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督促企业做好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管理,确保数据效率传输,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达到95%以上。四是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及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印发了《关于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及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的通知》,完成106家企业(园区)预案修订和新编。五是11月联合四川广安市、长寿区开展了2024年川渝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全年未发生一般及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五)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确保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一是积极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加强行政复议法的宣传,积极引导广大群众通过行政复议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年内共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8件,未被行政复议。做到积极应诉,积极落实领导人出庭应诉制度,年内出庭1次。二是深入推进环境执法信访投诉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受理各类环境投诉2845件,调查处理回复率100%。三是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将各项工作落实措施及执行情况向社会公开,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834条,其中网站公开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情况类149项、行政处罚类106项、环境管理类52项、其他信息515项。四是全面贯彻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将三项制度落实到具体的每个执法案件中,在市区两级的案卷评查中均未出现错案。共作出环境行政处罚案件53件,罚款230余万元。五是推进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改革。落实《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按时制定2024年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组织50家企业按时依法披露环境信息。
(六)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累计将135家企业纳入《监管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名单》,充分发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激励导向作用,促进企业不断提升守法意识。二是建立监管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名单和分类监督管理机制,对清单内企业推行非现场监管和差异化监管,科学合理配置执法资源。三是对全区13家企业轻微违法行为分别采取说服教育、约谈告诫等方式柔性执法。四是对182家企业按要求开展环境信用评价,在各有关工作中运用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共同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强化服务水平,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采取现场调研、网络服务、电话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企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政策需求,审批事项全部实现“全程网办、邮寄办理结果”;全面推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办理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实现环评批准书“立等可取”。六是强化对环评单位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对辖区内17家环评单位及166名从业人员开展现场检查,每季度对告知承诺制项目环评文件按不低于70%的比例进行抽查。2024年共抽查环评文件34份,共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环评文件1份。
(七)深化法治协作联动,强化川渝两地跨界联合执法
持续开展川渝及跨省界联合执法检查和深化跨部门跨层级联合执法,联合四川省广安市邻水生态环境局开展2024年度川渝毗邻地区跨境联合执法和突发生态环境事件隐患联合排查整治工作,共检查企业8家,巡查跨界河流1条,发现环境安全隐患问题3项,均已现场督促企业按时限要求落实整改。11月联合四川广安市、长寿区开展2024年川渝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健全联合检查机制,加强协作和沟通,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八)不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建设高素质执法队伍
一是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地落实。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作为年度普法首要内容。二是注重行业普法宣传。严格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深入企业,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将执法与普法有机结合,对企业开展培训。三是注重队伍学法培训。定期组织环保法律法规学习交流,认真开展执法培训,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1场次,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1次,生态环境大讲堂3场次,网络舆情处置应对讲座1场次,切实提高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执法能力。
二、2024年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依法履职尽责,坚持依法决策。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坚持依法决策,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法律顾问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制定行政文件均充分征求法律顾问意见,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法律支持。二是强化法治建设责任,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结合生态环保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要点,2024年局党组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安排部署下一年工作任务并提出法治学习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三是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头学法讲法。2024年第一责任人开展全体职员培训2次;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宣讲1场次,积极参加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发挥好“关键少数”带头作用。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还有差距。单位领导层面学习研讨多,普通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少,运用法治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不足。二是环境执法力量与当前环境形势不适应。主要反映在编制数量不足,人员年龄偏大,辅助执法人员偏少,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员还有欠缺,镇街环保能力建设与开展环保监管的实际需求具有一定差距,虽安排有执法工作人员,但还不能满足环保监管工作需求。三是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还有待加强。行业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协同联动不足,如群众投诉的广场噪音、餐饮油烟噪音扰民等方面问题监管执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举措
(一)提升法治能力,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进一步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增强法治意识。进一步强化党组法治建设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以学促干,带头示范,全面提升全局干部职工法治政府建设的自觉性和行动力。
(二)打造法治铁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深化执法大练兵,切实提高环境执法能力水平,高度重视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对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执法铁军。
(三)加强协同联动,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健全执法协同机制,进一步厘清责任清单,提高执法效能,优化执法环境,持续深化落实镇街综合执法,持续开展镇街赋权执法培训以及现场指导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生态环境局
2025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