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投诉受理和其他公共服务

    • [ 索引号 ]
    • 11500112504310643F/2021-00396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司法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司法局 
    • [ 生成日期 ]
    • 2021-07-23 
    • [ 发布日期 ]
    • 2021-12-27 

第5期 村民积分制助推基层“三治结合”

农村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而村民是农村社会治理的主要力量。如何发挥村民力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面对这道时代考题,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村按照《渝北区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建设行动方案》,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上积极探索和创新,去年7月,提出了“村民积分制”,以家庭为考评单位、用积分记录村民的日常行为。“村民积分制”村民“共建共享”的热情激活,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转变助推基层“三治结合”。

制定正负面两张清单明明白白为村民立下规矩“村民积分制”在推行中,该村从村民最关心、最迫切的治理问题入手,将涉及农村治理的各个方面汇聚成各有9个部分的正负面两张清单,明明白白立下规矩,加上N项重点考评工作,形成9+9+N”工作模式,通过这一清单,让村民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在执行中,该村按照“四个一”评价体系(一日一记录、一月一评议、一季一评比、一年一表彰)进行考核,依托“积分制”管理平台(“乡村钉钉”系统)完成积分的数据收集、汇总及统计等工作,配置积分超市完成积分的兑换变现,形成一套完整工作流程。“积分制”为村民建立起信用“账本”,大大调动了人们扬美德、施善举的积极性,让社会治安有了变化,矛盾纠纷明显减少,热心群众明显增多,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建立“三级责任”体系层层递进推进积分制推动制度落实,渝北区建立了从区到镇再到村的“三级责任”体系网络。今年5月,“积分制”工作被纳入到《渝北区学党史 见行动——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工作清单》,成为全区重点工作之一,由相关区领导牵头指导,区委政法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农业农村委共同配合,指明了积分制深入推进的方向,引入的“乡村钉钉”等数字技术为积分制数字化进程提供了强大助力。在镇一级,茨竹镇成立了积分制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及镇长任组长,所有分管领导为成员,抽调人员成立办公室,负责积分制规划、协调、指导和检查督促等项工作,由宣统委员、政法书记分别担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镇上从人、财、物各方面鼎力支持,为积分制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在村一级,该村成立由放牛坪村书记负总责,村干部、社长、党员、网格员、村民代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负责完成积分审核认定、申报记录等具体工作,积分制管理工作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

完善“四项保障”服务实实在在激活自治细胞为了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茨竹镇从精神、物质、政策等方面落实奖励保障,完善配套服务,为好人好事提供各方面帮扶、支持和宣传。在积分兑换上,积分超市将积分制专项工作组评定的积分充值到村民积分卡内,村民可到积分超市刷积分卡兑换生活用品。在精神奖励方面,该镇把典型引领作为激发群众参与积分制活动的重要抓手,开展了“季评荣誉家庭”、“年评优秀家庭”等活动,对法治、德治、自治3类荣誉家庭发放流动红旗,对优秀家庭由镇党委政府进行颁奖鼓励,大力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在物质奖励方面,该镇对评选出的“年度优秀家庭”,一并奖励价值1000元的生活物资,由专项工作组人员专门送至家中,推动村民们相互“攀比”、激发“竞赛”,形成比学帮超的良性循环。在政策政策方面,积分排名前5%的家庭,在入党、参军、村干部招录等方面优先考虑,在“三社”融合发展中享受上浮贷款额度和下调贷款利率奖励。

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村创新工作方式,完善保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上下联动、民众一心的农村基层治理新格局。用“村民积分制”调动群众自治积极性,让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进一步助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让“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在放牛坪村成为现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