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8295N/2025-00067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农函〔2025〕53号 
    • [ 主题分类 ]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农业农村委 
    • [ 生成日期 ]
    • 2025-04-29 
    • [ 发布日期 ]
    • 2025-05-06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22号提案的复函

渝北农函〔2025〕53号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22号提案的

复  函


李丹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提振渝北区地道中药材品牌影响力的建议》(第122号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渝北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对此建议,区农业农村委高度重视,由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负责具体办理。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突出种植特色的建议

渝北区中药材种植面积0.891万亩、总产量1216吨,主要开展林下套种白芨、灵芝、黄精、淫羊藿,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建有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6个。受耕地保护政策影响,一般耕地只能种植粮、油、棉、糖、蔬等农作物,白芨、黄精等多年生中药材种植规模面临天花板,原有多年生中药材通过“非粮化”整改后也逐年减少,中药材种植规模呈下降趋势。为此,下一步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利用非耕地,重点扩大灵芝、石斛、百合等高效益品种种植规模(灵芝亩产值达3万元,石斛亩产值超1万元),逐步压缩低效品种种植面积。推进大盛镇灵芝基地、茨竹镇黄精基地等连片种植,力争3年内打造千亩以上道地药材示范基地3个。大力推广立体复合种植,推行“林下种植灵芝/黄精”“田土种植百合/白芨”“立体套种石斛+栀子”等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关于加强科创转换的建议

近年来,我区加大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用植物种植所、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央本级重大项目“渝产特色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与规范化种植示范推广”课题、“石斛仿野生栽培示范与推广”“百合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等科研项目,建立了百合、栀子等示范基地1000余亩,推广应用2800余亩。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联合重庆市中药研究院、西南大学等机构,推进“石斛仿野生栽培”等技术转化,建立中药材仓储加工交易多业态融合产业园,进一步发展壮大灵芝、石斛等高端品种仿野生栽培,提升灵芝切片、灵芝破壁孢子粉、石斛枫斗等现有产品质量,开发灵芝孢子油、灵芝护肤品、灵芝咖啡等高附加值产品。目前,天险洞灵芝咖啡深受消费者喜爱,并成功出口海外。

三、关于智慧赋能溯源的建议

坚持源头治理、产管并重,加强中药材种植质量安全过程监管,在“产出来”上,发挥好标准引领作用,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持续提升标准化水平。下一步,我区将根据重庆主要栽培品种制定技术规程,统一种植技术,规范种植标准。按照GAP申报认证标准,积极支持企业改造种植环境、升级设施、建立追溯体系等。加强中药材产地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冷藏仓储、检验检测等设施建设和能力提升,支持黄连、山银花、川党参、枳壳等药材产地加工企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工艺提档升级。持续加强与高校深化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打造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动新品种引进、种植技术、中药材产品开发、产品加工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4月29日  

(联系人:刘婷,联系电话:023-8601570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