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8295N/2025-00060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农函〔2025〕45号
-
- [ 主题分类 ]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农业农村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5-04-28
- [ 发布日期 ]
- 2025-04-29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15号提案的复函
渝北农函〔2025〕45号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15号提案的
复 函
苑建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渝北区乡村打造“蔬香共享圃+旅游”创新理念的建议》(第115号)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渝北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提案,区农业农村委非常重视,汪勇主任作了批示,并召集相关单位作了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针对您提出的“蔬香共享圃+旅游”创新理念,我委也在积极探索和优化完善。我委从规划引领、部门协同、文化赋能、品牌建设和创新发展等多维度综合施策,我区农文旅融合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持续规划引领,释放乡村旅游潜能。紧扣《渝北区“十四五”文化旅游规划》《渝北区“十四五”全域旅游规划》,推动旅游与农业、大数据等产业深度融合,引导文旅企业积极拥抱“互联网+”“文化+”“旅游+”新业态。加快培育康养休闲度假、精品民宿、乡村研学等高端业态,全力构建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区129个应编村村庄规划编制已实现100%全覆盖。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累计培育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6个,其中国家级6个,现有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12个,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乡村产业品牌。
(二)聚力整治提升,绘就乡村旅游图景。常态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五清理一活动”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个革命”,稳步实施农村户厕改造,新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0个、完成15个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活污水管控,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积极申报创建全市“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区县、全域推进乡村建设试点区县。全力争取2025年和美乡村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建设南北大道沿线和美乡村示范带。持续加强乡村治理,全域推广“小院家AI”程序赋能“院落制”“积分制”“清单制”,积极打造区域特色乡村治理品牌,新创建市级以上乡村治理示范村镇3个,新培育1-2个市级以上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推进巴渝和美乡村达标创建,新创建巴渝和美乡村市级“引领镇”1个、“先行村”5个、“和美院落”100个以上,全区巴渝和美乡村“建设村”创建率达到70%以上。
(三)聚焦创新突破,凝聚乡村旅游合力。以“艺术乡建”理念为引领,多点开花打造乡村文旅新场景。统筹推进兴隆春牛喜耕”、木耳“新乡田园”、大湾“上古农耕”等艺术乡建示范村建设,塑造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IP。建成太和人家、江口渔村等10余个乡村文化振兴示范点,系统搭建乡村文旅发展平台。建设21个乡情陈列馆,全面展现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等乡土记忆;创新打造洛碛冯时行状元博物馆等3处新型文旅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其中,兴隆镇牛皇村成功入选“全国村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获评全国“美丽乡村文化空间” 优秀案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乡村文旅发展经验。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探索融合试点,挖掘特色资源。在沐丰园生态农场、金凤桃乡等点位试点打造农事体验项目。例如,依托现有农业园区开发“田间课堂”等项目。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结合本地民俗文化,打造特色农业观光旅游路线。支持经营主体开发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伴手礼,延长农业产业链。
(二)加大基建投入,夯实发展基础。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同时,联合区内相关部门,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农业区域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硬件支撑。
(三)培育专业人才,提升服务水平。联合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专业人才。组织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从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提升农文旅项目的运营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
此复函已经汪勇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如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区农业农村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4月28日
(联系人:赵欣悦,联系电话:023-8601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