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8295N/2024-00061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农函〔2024〕26号
-
- [ 主题分类 ]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农业农村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4-04-09
- [ 发布日期 ]
- 2024-04-17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463号提案的复函
渝北农函〔2024〕26号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第463号提案的
复 函
黄雪梅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超占管理的建议(第463号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农村宅基地改革管理的关注与支持,对此建议,区农业农村委高度重视,汪勇主任作了批示,并召集相关单位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了“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因此,村民建房应严格按照相关面积标准进行修建。但基于测量工具和测绘人员的不同,会产生一定误差,因此针对此问题我委高度重视,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和镇街研究讨论,并形成处理意见提交区政府审议。2022年初,区政府专题会已达成了对宅基地使用面积误差范围的一致意见,宅基地使用面积超占部分在合理误差范围内的可正常验收,对因误差产生的超占面积在不动产登记时予以备注,不计入合法面积。同时我区在对镇街开展培训时,进一步要求镇街严格执行统一标准,在严禁超面积建设的同时要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建房全过程管理
一是全面落实现场踏勘、批后放线、基槽验收、竣工验收“四到场”管理要求,严禁“走过场”,同时要求镇街将所有审批资料及到场信息录入渝北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系统,区级对镇街审批及到场信息进行监管;二是健全村级协管员制度,充分发挥村级协管员“哨兵”作用,村级协管员、网格员等不定期的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宅基地动态巡查台账,切实做到对宅基地违法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查处;三是畅通举报渠道。各镇(街)在镇、村公示栏等公开违法使用宅基地建住宅行为的线索举报电话,及时受理处置群众举报线索。
(二)强化政策宣传引导
全区各级大力开展宅基地审批政策宣传工作,引导村民科学建房,从思想上、源头上控制违法建筑蔓延势头。一是利用各种会议或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宣传培训。区培训镇,镇培训村,村培训组,组培训户,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利用广播、短信、微信等电子途径开展宅基地审批程序、建房注意事项宣传等;三是利用海报、横幅、永久性墙体标语等进行宣传,在村委会、村民活动室、交通要道等显眼位置进行张贴宣传;四是利用赶集、春节等特殊时节开展政策下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五是村级定向宣传,对申请建房的村民发放宣传手册、建房须知等资料,让建房群众百分之百知晓相关政策,从而减少违规建设的发生。
(三)强化宅基地执法监管
一是加强区级执法巡查力度和执行力度,针对典型的违法违规建设坚决查处,树立典型,同时对出现违建的镇街进行通报;二是充分发挥基层执法队伍力量,压实镇街责任,加快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三是强化日常监督管理。镇街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分片包干,加强对农民建房的监督和管理,发现违法建房第一时间进行劝阻,并下达立即停止违建、自行拆除通知书,如不执行的按相关程序进行依法强制执行。
(四)强化工作责任落实
宅基地审批管理坚持“镇街主责、村级主体”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将责任落实到镇街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业务科室、村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同时计划将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纳入2024年区对镇街的相关考核。
三、关于原址翻建面积的问题
根据《土地管理法》、《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我区出台了《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渝北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北府办发〔2020〕35号)文件,文件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住宅建设原则上不得超过三层,建筑高度不得超过12米。农村宅基地房基用地标准为每人不超出25平方米、建筑面积标准为每人不超出75平方米,3人以下户按3人计算,4人户按4人计算,5人以上户按5人计算。农村村民改变、扩大原有宅基地建设住宅的,扩建面积应连同原有面积合并计算,不得超出规定的宅基地房基用地标准和建筑面积标准。”因此,原址翻建宅基地使用面积也不能超过规定面积标准。目前我区已将原址翻建面积标准放宽至原宅基地面积大小的建议汇报至上级部门,市级正在着手制定宅基地的面积和标准相关规定,力争解决原址翻建宅基地面积问题,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利益。
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4月9日
(联系人:马炎,联系电话:86016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