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938295N/2025-00068
- [ 发文字号 ]
- 渝北农函〔2025〕54号
-
- [ 主题分类 ]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农业农村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5-04-29
- [ 发布日期 ]
- 2025-05-06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区人大十九届六次会议第174号建议的复函
渝北农函〔2025〕54号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区人大十九届六次会议第174号建议的
复 函
王心玉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珍稀濒危中药材保护和种植力度的建议》(第174号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渝北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对此建议,区农业农村委高度重视,由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负责具体办理。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收集种植仿野生栽培的建议
我区根据不同中药材对光温水海拔等需求条件,选择适宜地区,大力探索中药材仿野生栽培,目前林下种植灵芝、铁皮石斛、白芨、黄精等品种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灵芝、石斛有效成分含量均高于药典,并通过有机食品石斛、有机食品灵芝基地认证。下一步,将针对石斛、灵芝等珍稀品种,优化林下仿野生栽培模式,推广“立体套种+生态复合系统”(如树上种植石斛等具有寄生性药材,林下种植灵芝、白芨等耐阴植物),提升土地利用率和药材品质。
二、关于野外回归的建议
加大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用植物种植所、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央本级重大项目“渝产特色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与规范化种植示范推广”课题、“石斛仿野生栽培示范与推广”“百合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等科研项目,建立了百合、栀子、干岩矸等示范基地1000余亩,推广应用2800余亩,开展濒危药材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下一步,依托西南大学科研团队,制定《渝北区濒危药材栖息地修复技术规程》,修复生态敏感区200亩。
三、关于拯救珍稀濒危药物的建议
一是开展渝北区中草药种质资源普查。区农业农村委对区内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摸底,共有药用植物资源413种,其中重庆市重点药用品种76种,名贵中药材10种,出版了《重庆渝北中草药》图谱。在普查过程中发现濒危中药材金钗石斛、干岩矸等,将其收集、繁育、保护。二是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扶持。争取市、区各级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中药材基地0.891万亩,主要栽培石斛、灵芝、百合、白芨、黄精等,鲜品产量达1216吨。建成石斛组培繁育中心2个,年组培石斛苗10万瓶以上;灵芝菌包繁育中心一个,攻克了菌种污染难题,年生产灵芝菌包5万袋以上。下一步,抓好投融资模式创新,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对于拯救珍稀濒危药物的单位予以支持。同时,推广“公益认养”模式。鼓励企业、个人通过认养濒危药材植株参与保护,认养者可冠名并优先获得产品收益权。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渝北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衷心希望您多为全区农业农村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更好改进和推动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4月29日
(联系人:赵金凤,联系电话:023-8601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