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009315949D/2025-00104
- [ 发文字号 ]
- 渝北民〔2025〕58号
-
- [ 主题分类 ]
- 民政、乡村振兴、救灾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民政局
-
- [ 生成日期 ]
- 2025-05-08
- [ 发布日期 ]
- 2025-05-13
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72号提案的复函
游炜委员:
您在渝北区政协第十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养老服务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职能职责和有关工作开展情况,现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级政策的指导下,我区养老服务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机构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目前,我区设置养老床位的养老机构58个,床位总数5524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428张,占总床位的62.05%。目前,入住老人共计3941人,总体入住率为71.3%。
二、我区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目前开展情况
(一)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尊老、敬老、孝老文化。一是借助展会平台扩大宣传,通过组织参加老博会、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养老服务政策及相关资讯;二是通过引进百龄帮、凯尔等专业养老运营机构,在辖区内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开展宣传单发放、专题讲座、社区养老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工作;三是深化养老机构文化建设,鼓励机构内部社工组织策划手工、剪纸、文艺活动等特色服务,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四是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引导专业社工团队、志愿者等走进养老机构开展社工活动,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二)统筹城乡养老,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一是补齐农村养老短板。针对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2064万元,重点建设渝北区统景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项目,规划新增床位172张,着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板。二是优化城市养老供给。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6040万元,实施双凤养老服务中心扩建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新增500张养老床位,在优先保障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基础上,面向社会老人提供普惠型养老服务,有效缓解城区养老床位供给压力。
(三)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于2019年全面开展养老服务全覆盖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重庆市渝北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渝北区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 》。在市区两级资金的支持下,我区共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58个,镇养老服务中心11个,村级互助养老点101个。养老全覆盖建设工作结束后,我区持续推进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对于新增社区,2022年至2024年新建了回兴街道康晖路社区养老服务站、仙桃街道和庆路社区养老服务站、仙桃街道黄山社区养老服务站、仙桃街道秋成社区养老服务站等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四)加强人才培养,多措并举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我局牵头制定了《渝北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重点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千百工程";二是深化专业培训,2020-2024年联合区养老服务协会、重庆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知名养老机构等累计开展培训2156人次(其中养老护理员1626人次、养老机构管理人员230人次),并组织养老护理员进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目前我区养老护理员持有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率已达87.08%;三是以赛促学提质效,通过不定期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有效促进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
(五)强化人员管理与信用监管,筑牢养老服务安全防线。为加强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管理,我区已建立工作人员台账,详细记录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资质证书、岗位职责、培训记录等内容,并定期更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民政部关于印发《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民发〔2019〕103号)已有相关规定,将严重违法失信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列入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在一定期限内向社会公布,实施信用约束、联合惩戒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开展从业人员技能提升行动。2025年,我局将继续实施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工程,通过"培训+竞赛+认证"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一是2025年计划新增培训养老护理员200名,课程设置除生活照护、康复护理等专业内容外,拟新设置心理疏导、护理员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养老护理员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真正做到敬老、爱老、孝老;同步培训88名养老机构院长,围绕运营管理、风险防控和智慧养老等开展专题培训。二是组织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定,持续提升养老护理员持有等级证书比率。三是通过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以"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方式选拔行业标杆,并建立培训考核认证制度和效果跟踪评估机制,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二)认真落实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制度。加大部门联动协调,畅通信息共享,增强联合检查频次,认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完善养老机构基础台账和安全隐患整治台账。全面压实养老机构主体责任,督促养老机构落实应急预案、食品留样、人员培训、应急演练等各项安全制度,加强巡查检查,加强设施设备管理,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机构所有岗位、人员责任清晰明确,坚决守住“零事故”底线。
(三)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大力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助餐助学等服务设施,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盘活闲置资产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综合体,至2025年12月,建成151个15分钟养老服务圈,逐步实现老年人养老服务方便可及。在两路街道试点建设“户外养老服务综合体”,依托晚晴园打造户外养老站,链接周边养老中心、文化中心、体育设施等资源,集成社区助餐、老年大学、医疗康复、家政助洁、老年用品展示体验、认知障碍干预普及等各类生活配套服务场景,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高品质“15分钟养老服务圈”样板。
(四)继续加大宣传力度。2025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养老服务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全面推广。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主流媒体和社区活动阵地,广泛传播"自主养老""品质晚年"等新时代养老理念;另一方面鼓励养老机构积极运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自有渠道,全方位展示服务特色和亮点,逐步转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针对当前存在的养老机构负面舆情,我们将重点开展两项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竞赛展示专业护理水平,树立行业标杆;二是动员各养老机构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艺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机构服务品质,重塑养老行业良好形象。
此外,针对建议中提到的“制订护理标准规程,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操作措施,完善护理人员激励惩奖机制和建立护理人员红黑台账,明确清除退出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因全国已有《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且联网可查,不适宜由我区单独新建制度。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
2025年5月8日
(联系人: 兰琳,联系电话: 86015061、18723477576)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