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009315949D/2021-00163
- [ 发文字号 ]
- 渝北民〔2021〕87号
-
- [ 主题分类 ]
- 民政、乡村振兴、救灾
- [ 体裁分类 ]
- 人大建议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民政局
-
- [ 生成日期 ]
- 2021-06-17
- [ 发布日期 ]
- 2021-06-18
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关于区人大十八届五次会议第006号建议的复函
段辉琴代表:
您好!您在重庆市渝北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提的《关于进一步建设渝北医养结合养老中心的建议》(第006号)已收悉,区人大已转我局办理,现将办理落实情况回复如下:
一、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完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我区出台了《关于开展城市社区老年人助医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渝北区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印发渝北区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性文件,明确了要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到2025年,医养结合投资主体更加多元、服务模式更加健全、服务队伍更加专业、服务流程更加标准、服务品牌更加丰富,“养+防、治、护、安”五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不断完善。
二是推进公办医养结合建设。全区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均设立老年病科,为高龄、重病、失能、残疾等特殊老年人开设快速通道,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已建成投用的公办公营的悦来老年康养中心(原渝北区社会福利中心),建有高标准护理床位260张,已由悦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结合模式,以“亲人般贴心,专业化服务”为宗旨,做好“健康养老、智慧养老、人文养老”三篇文章,以满足渝北区失能老人(包括特困失能老人)对康复医疗及养老服务的需求,累计共流转入住失能老人284人次,现在入住失能老人171人。中心投用以来,接受各省市、区医养结合学习交流参观及检查30余次,在2020年由民政部、财政部开展的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验收时作为典型经验单位参与验收。2020年在全市养老机构基本规范评估检查中获得970分高分(位居全市前列,渝北第一)。同时,中心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获得2020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智慧产品,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三是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推广签约服务合作模式,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合作,目前,全区有59对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站)签定合作协议。推动医养结合服务向家庭延伸,在社区,依托家医签约服务,重点为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慢病管理、上门诊视、保健咨询、护理指导等医疗服务。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人65610人。2020年启动全区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工作以来,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119342人次,为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497人,65岁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为31.73%,65岁以上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率达98.86%。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工作中,将努力构建三级医养结合服务网络,更好地满足全区老年群众个性化、多层次医养服务需求。
一是支持公立医院积极稳妥将部分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引导部分二级及以下医院转型发展成为收治重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机构。选定区医院老院区改造为医养结合老年康养中心,已纳入区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总投资6900万元,设置医疗床位41张,养老床位290张,计划今年内开工。在空港佳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医疗床位50张,养老床位95张,预计今年投用。
二是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办或内设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诊疗康复护理服务。进一步落实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
三是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向家庭延伸,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健康养老服务。
四是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医疗机构,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养结合服务,逐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驱动的健康养老发展格局。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发展养老服务业中医养结合的很好的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和区卫生健康委共同推进医养结合养老中心建设,希望您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区养老服务工作。您对养老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我局联系沟通。
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
2021年6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