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号 ]
- 11500112MB1574030D/2024-00035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科技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 发布机构 ]
- 渝北区科技局
-
- [ 生成日期 ]
- [ 发布日期 ]
- 2024-05-23
重庆市渝北区科学技术局关于政协重庆市渝北区十六届委员会三次会议第127号提案的复函
彭璐委员:
您在政协重庆市渝北区十六届委员会三次会议所提第127号提案《关于强化企业科技攻关主体地位的建议》,我局已收悉,十分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所提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办理落实,现将有关落实情况回复如下:
一、办理情况
(一)强化企业决策主体地位。一是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围绕全区重点产业领域推动创新资源及技术需求对接。重邮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牵头建成中国-韩国工业互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重庆市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市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创新合作平台,成功举办2023中国自动化大会,助力企业对接创新资源,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合作承担“工业互联网基于IPv6的网络互联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等国家重大项目,成为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重要策源地。二是依托市级科技专家资源,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路径指导,帮助提升企业项目管理能力,开展关键技术自主攻关。推动北斗智联“高阶智驾导航技术”实现厘米级定位,满足L3+自动驾驶复杂场景需求,率先应用于渝北长安汽车量产车型,推动渝北及重庆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三是结合渝北区“满天星”行动计划,创新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模式,制定揭榜任务制度,加强政企交流对接,企业揭榜应用场景共计21家次,并予以发放“揭榜任务通知书”,落实揭榜任务,鼓励企业按照应用场景具体需求,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做好场景建设支撑,为渝北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强化企业研发投入保障。一是落实好研发补贴政策,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23年兑付研发补贴4207.44万元,撬动企业研发投入120.8亿元。落实国家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常态化开展“企业研发费归集核算”培训,近年累计推动2016家企业、70.5亿元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保障企业持续创新活动。二是持续完善种子基金、创业投资、银行贷款等全链条支持机制,出台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担保服务费全额补贴政策,组织各孵化载体、科技型小微企业对接金融机构,为613家企业提供26.8亿元股权投资及9.7亿元贷款支持。阿泰可、秦嵩科技等企业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的支持下高速成长,成功创建工业设计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三是注重市区联动,积极争取市级“创新贷”在渝北试点,推动创新能力强且有研发融资需求的企业在申请市级科研项目过程中,引入合作银行参与立项评审,推动银行服务前置到研发最初阶段,形成“市区联动、政银协同”支持企业研发创新的局面。
(三)加强企业攻关主体地位。一是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合作创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动西南大学、佳仙九七等单位合作创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重庆市现代食品技术创新中心”,区属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实现零突破。支持企业、高校等合作实施国家、市级、区级科技项目30余项,获财政资金支持5000余万元,带动企业投入资金超5亿元。天友乳业与西南大学、重庆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联合开展“乳制品专用健康配料质量提升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新产品开发”研究,获市级资金150万元。二是谋划科技创新资源在线应用平台,以推动技术创新需求对接为导向,加强对各领域专家资源整合,争取实现技术需求与专家、平台线上一键匹配,共同开展项目协同攻关,推动创新平台、创新人才等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聚集。三是选优配强市区两级科技特派员,优化完善科技特派员选派机制,出台科技特派员考评办法,发挥好镇街主导作用,推动特派员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企业切实解决一批科技问题。选派27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共服务乡镇11个,开展技术服务200余次,服务农户超1000人次。
(四)推动科技成果熟化转化。一是搭建高校、企业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平台,优选890余项专利“上架”,推动研发成果走向大市场,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52亿元。举办成渝技术对接会等创新活动,吸引53家科研机构和100余家企业进行项目对接,签约川渝产学研合作项目20余个。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面向社会提供300余项有偿技术服务,有效帮助大量中小企业跨过研发门槛。常态化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科技金融路演、科学家精神宣传、科技活动周等活动70余场,集聚优质服务资源。二是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通知》《关于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不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范围,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方式确定承接主体,推动政府购买更加适合市场化方式,助力攻关产品抢占市场。三是以推进数字重庆建设作为主要抓手、企业数字化改造作为重要路径,多点发力,积极开展了软件产业重大应用场景征集和开放工作,已发布应用场景7批90个,总投资10.07亿元。推动OPPO、同方知网、腾讯云等人工智能企业在语义语音助手、数据分析、自动驾驶等大模型应用场景布局,其中OPPO自主训练的个性专属大模型与智能体——安第斯大模型已在渝北完成备案并投入商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加大创新资源引进力度,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与创新平台,支持企业牵头承担攻关任务,推动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提高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成效,加大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担保基金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各孵化载体、科技型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活动,做好融资服务保障。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科技工作,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此复函已经区科技局主要领导审签。对此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告知我们,我们会进一步改进。
重庆市渝北区科学技术局
2024年5月23日
(联系人:李芃龙;联系电话:67823914)